这段时间去了趟新疆,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篇文章不写太长,简单向大家介绍下新疆,毕竟内地很多人没有去过新疆,对新疆充满了好奇。新疆是真正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其自然资源、生存环境比同处边疆的西藏好太多太多,比内地很多省份,也好太多太多,比如我在南疆时,去当地维族人家里做客,问他们有多少亩地,当地人说,人均能有3-4亩地,平均每户人家大约有20亩地左右。我十分吃惊,湖南农村出生的我看到这个数据简直眼红得不行,我小时候,全家只有1.2亩地,其中3分旱地、9分水田,那9分水田是全家生计的基础,每一季大概收600-800斤谷子,一年早晚稻收1500斤谷子左右。那时还要上交公粮,收获季节,农民们拖着板车去粮站交公粮和余粮,记得交公粮是有时间规定的,大概是总收成的30%,必须在几天内交足,粮食必须没有杂质、干燥、饱满,我时常能回忆起当时交公粮的画面,农民们满面愁苦之色,像牲口一样喘着粗气、赤着胳膊低头拉板车到粮站排队去交粮食,板车将粮站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交完公粮后,剩下的粮食明显是不够全家吃的,活下来很难。所以1980-2000这二十年,我记得新邵县农村里的男人都要进城务工,主要靠务工的钱养活全家,否则非饿死不可,男人们会在太阳出来前去地里干活,将苦累活计先收拾完,然后在七点半左右踩单车进城去工地里干活维持生计,那时候单车十分金贵,常有人偷,单车有自己的证件,轮链处还有钢印,派出所常在灰尘漫天的乡道上将农民们拦下来查钢印,看是不是偷来的,跟现在查酒驾一样。1990年代初去工地做大工(邵阳叫砌匠师傅)一天是20元人民币,做小工,就是挑担子、和水泥,是10-15元人民币,想要成为砌匠师傅,得先去拜师学艺,给师傅交点学费,或者送肉送酒,赚到钱再买一辆自行车,每天骑行1小时到城里务工,新邵县农村的村民,靠“种地+进城务工”两项技能才能活下来,生存空间十分狭小,生活过得艰涩,我小时候是很少能吃到肉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穿上的确良的衣服。但是这种生活并不是农村最痛苦的阶层,反而是中等水平的内地农村状况了。新邵县靠近市区,我们村的男人可以进城务工,离市区远的农村,根本没有赚现金的机会,单靠种地,只能活在极度贫困当中。农村为什么重男轻女?因为有一个男劳动力,就可以挣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1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