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行宣布降准!四大解读!

2019年09月06日

刚刚,中国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下调分为两类:

普遍降准0.5%与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解释,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其中普遍降准8000亿,定向降准1000亿。降准的目的是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如何理解本次降准?

1)降准力度较大,释放资金较多,但均符合预期。

此前本周国常会就定调要求运用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的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天中国央行公布这一决定,属于后续安排的落实,符合市场预期。

2)降准的背后,是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

降准属于典型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所谓逆周期,就是在经济周期下行时,才会降准。降准的效果如何尚待观察,但经济基本面继续下行从侧面被证实。

3)降准后,降息的预期将弱化。

事实上,除了降准,市场对于央行通过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来达到降息目的的操作,也有较强预期。但央行选择了在当下降准,那么短期内降息的概率就显著下降。否则,短时间内连番降准降息,与“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取向,不相符合。“放水”的信号意义过强。

4)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中性。

本周资本市场的走势,已经较大程度将本次降准计入资产价格(Price in),因此影响整体偏中性,即便利好也可能是情绪脉冲。

降准落地后,不排除市场会选择抛售一波,所谓的“买预期,卖现实”,可能会迎来“卖现实”的阶段。

具体而言,对股市来说,基本面依然是负面驱动,情绪面有所缓和,政策面(流动性)边际改善,这是近期股市震荡偏强的主要驱动,但还不足以支撑四季度有趋势性上涨机会。

商品市场来说,降准利多也已计入资产价格。接下来,工业品依然要面临越往后,需求下滑的压力越大的现实。且按照当下对房地产的思路,降准的钱也几乎不可能流入地产,黑色商品依然在四季度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总体来说,本次降准就是一次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常规操作,不要动不动就是要暴涨,大放水,房价怎么样。

都几十岁的人了,成熟稳重一点。

已有978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