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规则已变,郑裕彤家族捐地、郭得胜家族表态,李兆基、李嘉诚…
2019年09月27日
14763
2019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香港。
风波的背后有着一些香港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经济民生方面的矛盾成因复杂、长期未能解决,积累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而高房价已经成为香港社会民生的难题,
最根本的就是土地供应不足。
香港超过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实际的土地开发程度为24.3%,住宅用地仅占6.9%。
在未开发的75.7%的土地中,划做郊野公园的就占42%,就算为环保考虑不开发,
还有300多平方公里可用。
但争议多年,开发仍遥遥无期。
9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收回土瓜湾春田街、崇志街等多条街道附近的土地,大约21000平方米土地将重建作为住宅用地!
9月12日到9月14日,
权威媒体多次发声,直指香港香港问题的深层次矛盾:
住房问题。
9月25日,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郑家(创始人郑裕彤)宣布旗下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将捐出300万平方英尺(约合27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兴建公共房屋等,希望纾缓香港社会房屋短缺问题。
27万多平方米有多大?这相当于1.5个维多利亚公园,38个标准足球场,若按照容积率5来计算,可以兴建135万平米的房产;若
按照人均住宅面积30平方米来算,预计可以提供2万套左右住宅,可满足45000人的居住需求。
香港,又被称为“纳米天堂”,这里用英尺做面积单位,一英尺约等于0.3米,一平方米约等于10.7平方英尺。
这里的人均住宅面积,大概是13平,不同区域、房型价格不等,但绝大多数都在每平方米20万港元以上。
一套90平米普通房屋,在香港就是千尺豪宅。
在香港,有近20万居民的居住面积只有5.7平方米的笼屋中。
按照人均30平米计算的房子,很多香港人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而“郑家”一出手,就主动解决数万人的居住需求。虽然房屋将在2年半以后建成,但是不失为一个壮举。
那么,这些土地值多少钱?
按照今年香港政府订立的农地补偿回收价1124港元/平方英尺计算,新世界主动捐了34亿港元。
在香港,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郭得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并称为香港地产“四大天王”,四个家族由此获得“四大家族”之名。
之前,民建联和港府援引《收回土地条例》“收回闲置农地”, 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其实就是动了香港地产“四大天王”的蛋糕。
对于今天“捐地”行为,郑裕彤的长孙,香港最富有的80后郑志刚表示,并未临时起意,“
一年前已经开始筹备相关计划及签订备忘录,待今日才公布。
”郑志刚强调说,“
集团未来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非只考虑股东利益。
”
新世界已经改变了香港富豪的“行事规则”。
郑家主动捐地300万平方英尺,新鸿基的郭得胜家族表示,“愿意配合政府”;恒基地产的李兆基家族则表示,有意捐赠位于元朗及粉岭农地予政府,以兴建房屋之用。
而财富排名第一的李超人表态:
“会就这方面作出研究。
”
9月12日到9月14日,权威媒体集体发声,点评香港民生问题:
“为公共利益计,为解决民生计,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什么才是对香港未来负责?什么才是对年轻人“网开一面”?这才是!”
曾经香港的“四大家族”,控制了香港的地产、电讯、港口、百货乃至水电燃气等众多领域,
李嘉诚被人称为李超人,也叫李半城,意思整个香港有一半都是李嘉诚的。
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抛售内地和香港的物业项目,累计套现超过1700亿元。与此同时,李嘉诚大肆抄底欧洲,加仓能源、基建等基础设施项目,甚至买下了半个英国。如今,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
“
我只是个商人,不要用空洞道德来衡量我。
”、“
摘瓜
”、“
网开一面
”等等言论让人大跌眼镜,原来李超人的意思是赚到大家只剩下最后一个铜板,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这样也太不厚道了。
比起李嘉诚“清仓”式套现走人,
新世界郑家却从2016年以来,在粤港澳大湾区买了150万平米的土地,
未来发展的重心也会立足大湾区考虑。
讲敏感和觉悟,似乎新世界的80后比李嘉诚的儿子更有敏感度和战略眼光。
当然稳定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也不能单单靠“四大家族”和香港的十大富豪去发善心改变,也需要外部力量来冲击。
9月21日,
恒大的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赴港考察恒大在港首个住宅项目开盘筹备进度,
恒大如此高调宣传,恐怕背后的深意不止这么简单。
2018年初,恒大花了66亿港元从恒基地产手中买下这块地,短短1年多,迅速开建并已经出手新盘。此项目有1982套房源,其中第1期754套,第2期1228套,也是今年香港最大新盘。
万科、中海、保利、龙湖、龙光、海航、五矿、中信、碧桂园以及恒大等都在香港拿过地,
在香港有固定资产的配置之后,相当于有了境外美元资产,随时可以在融资方面给房企更多的优势。
而这几十年来,香港的房地产都控制在四大家族手里,内地没有一家国企、民企在香港开发房地产,四大家族站在一起叫板政府,是时候需要其他开放商来冲击下他们的利益了。
特别是今年,形式发生了变化,有关部门鼓励内地企业进入香港市场,富有敏感度和战略高度的许老板当然不能落后。
香港的楼盘也许赚不了什么钱,但是内地企业肩负的使命是不同的。
而对比四大家族,郭得胜在1990年去世,接任的长子郭炳湘也在2018年病逝,郑裕彤于2016年去世,如今李嘉诚、李兆基先后退休,自此,四大家族的交班全部完成。
该赚的也赚了,该收手时也该收手,手里有钱可以放眼大湾区投资更好的地方呀,在香港那扎堆搞事情,最后肯定没好果子吃。
新世界的郑裕彤家族懂这个道理,恒基地产的李兆基家族、新鸿基地产郭得胜家族也懂这个道理,难道首富李超人真的不懂吗?
很显然,香港的楼市已经改写了规则,未来,香港将会继续强化金金融业、物流与贸易、服务业和旅游业,而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
香港未来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管是香港的四大家族还是其他富裕阶层、中产阶层,
与其坐视不理或者暗中使绊子,还不如积极融入祖国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共享盛宴。
显然,新世界的郑家很有战略高度和敏感度,捐地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剩下的那些富豪你们真的不懂吗?
在1997年回归前夕,一批心存疑虑的香港人,慌慌张张远走他乡。
但最后的事实证明,他们做了人生中最为错误的选择,错过了和祖国一起发展的良机。
希望这一次,很多人不再错过!
赞
赞
已有
911
人赞
热点推荐
马斯克搞“美国党”,意味着啥?
2025.07.08
马斯克的新“和联胜”,何去何从?
2025.07.08
历史性错误,终于被承认!
2025.07.08
债从来不是问题!
2025.07.08
大放水“五万亿”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