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轻女孩带着一堆东西欲迁进某小区,被保安拦住不让进,她便声明:“我是外国人!”保安不为所动,依法依规回怼了她。无论从讲话水平还是自尊自爱的角度分析,这位保安的水准均不亚于上海地方官员,他有资格升级为地方警察。“我是外国人”怎么就成了一种可以带来特权的流行语?任何一种现象的形成,都是时间积累的结果,只要是外国人,只要你成了外国人,都隐约或非常明确地看到某种可以享受的特殊待遇。若没有这个可期的待遇,就不可能在一个年轻的小妹子身上自然流露出做外国人的优越感。当然,绝不只有她,绝不止于上海,前十几天,北京天天都发生着类似事件。我们不妨看看南京发生的“684事件”,684个外国人,在南京享受到一对一的全过程、全方位周到服务,翻译都配上了。人享受也就罢了,还找来宠物狗让外国人开心。不想喝房间里的开水,没关系,那就将桶装水背上四楼供其享用。你们躲着干也就算了,可南京方面偏偏还要到媒体上炫耀自己的丑行。贱到这个地步,除了清宫的太监,只怕你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同类人。不信的话,你现在送500个不会讲英语的中国人去欧美,看看欧美社区人员会不会给这500人同等的照顾?你饿死了,都不会有人管你。换些地方看看,纽约街头,悉尼街头,伦敦街头,中国人或中国面孔的人却因疫情屡屡当街被打,在美国的华人甚至到了要囤枪自卫的地步。别跟我扯什么文化差异,难道这个差异的亏损方都得是中国人?现在,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中国人是人吗?外国人是神吗?我们对外国人的态度是不是……



已有93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