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老文化人”咬牙切齿地在网上表示,应该把这段时间对汪主席的“辱骂”也结集成册,让未来的人看看。言下之意是,目前的被围攻只是暂时的,未来肯定不是这样,肯定会翻盘。到时候,世人就会觉得现在这些“小粉红”很荒谬,未来还是我们的!这位“老文化人”可能还活在文革的春秋大梦里,把现在一些年轻网民的批判视为“文革”。那“文革”自然是有结束的时候喽,到时候还不是我们的天下?有些公知觉得这几年网络上的风云突变,是受到了所谓的“打压”。客观说,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比例,但还有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外国”的“神性”消失了。美国霸气小护照、德国良心下水道、全民医疗索马里、俄国白送房一套……这个很熟悉的段子,生动概括出了十年前左右的中国互联网生态——外国总是好的,甚至是带有一定“神性”的,肯定是比中国优秀的。最嚣张的时候,它们甚至把美化对象下放到了索马里这种级别(参考神级文章《索马里:民众生活不太坏》)。美国就不用说了,山巅之城。像神一样的存在。不可超越,是历史的终结。就连日本,在二十年前也是带有“神性”的,一篇《夏令营的较量》是多少八零后九零后的噩梦。就连喝马桶水、刷七次盘子这种违反逻辑的事情,你还想质疑细节?开什么玩笑?你人均GDP多少?人家人均GDP多少?你凭什么质疑人家做的有问题?你怎么敢啊?Howdareyou!!理解的要认可,不理解的也要……



已有91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