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抄袭、赔本赚吆喝、新殖民主义...各种论调频出,为什么西方失算了?

2020年05月08日

近日,京沪高铁首份年报公布,日赚超3000万。2008年的8月1日,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最高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中国正式跨入高铁时代。十几年来,从渤海之滨到西部戈壁,从中部平原到西南群山,从东北雪原到江南水乡,中国高铁串珠成线、连线成网。四通八达的高铁,创造了百姓出行新速度、经济发展新动力和中国创新新高度,改变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运营里程数稳居世界第一。成绩背后,中国高铁作为闪亮的“国家名片”,从来不乏争议。比如,到底有没有依赖国外技术?有没有“以市场换技术”?长期以来,中国高铁抄袭、赔本赚吆喝、新殖民主义之类论调层出不穷。今天,我分享一篇文章,一窥背后的故事。中国工业能够建设、装备和运营高铁的早期技术绩效,是决策层能够下决心大规模建设高铁的一个前提条件。反过来讲,大规模建设高铁又促进了技术的迅速进步,因为它为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应用机会。这个机会的重要性有三……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885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