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王别姬》是一部时间跨度非常大的电影,从1924年说到1977年,而且里面的细节和隐喻特别多,属于中国电影的珠穆朗玛峰。我前几天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意犹未尽,那么就借《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聊聊横跨53年的中国革命史。首先要声明一下,文章只是借《霸王别姬》的人物和时间线,不是要解读电影,更不存在解构和臆想。文章写的是电影,其实说的是历史。电影开场是1924年。那年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阵前倒戈发动北京政变,幽禁总统曹锟并且把溥仪赶出故宫,导致吴佩孚在前线作战不利,直系成功下线。北洋政府内战多年,不仅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还再次刷新了落后贫困的底线,关键是北洋政府根本没有纲领,不管袁世凯、段祺瑞或者冯国璋,都不知道中国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后的中国该向何处去。大家就产生一个共识:“北洋政府没有希望。”既然政府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小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勉强活一天算一天就行了。所以当时中国就是一片混沌状态,所有人都是跟着感觉走,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至于国家未来和个人命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时候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该向何处去。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国家就没有未来,不过北洋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南方的孙中山有办法。那时的孙中山已经牵手苏联,制定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黄埔军校也开办起来,雄心勃勃的准备改变中国。这也是孙中山历史地位的来源。毕竟当所有人看不清前路的时候,但凡有人能指出一条方向,就比其他人强一大截,其他人也没得选,只能走出去试试。所以冯玉祥、张作霖和段祺瑞得到北京政权以后……



已有86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