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日的沉思!

2020年12月13日

今天是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中国为什么会在八十三年前被日本攻陷当时的民国政府首都?为什么会在首都被攻陷后有三十四万同胞惨遭屠杀?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总结起来就一个字“弱”!国力弱,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清末对于列强的各种赔款导致此后的近百年国库空虚,而新工业生产的落后又导致民生用品尽数被洋货垄断,巨大的贸易逆差让本就空虚的国库根本积累不起来财富,再加上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内战,没有把精力放在国内的民生、工业生产上,从而导致国内经济根本没有发展的良好环境。精神弱,经过清末数场对外战争的失败,彼时的中国对于西方已经产生了骨子里害怕,中不如西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共识,但凡是外国人,外国势力在中国都可以肆意妄行,高人一等。所以,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打不过日本人觉得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此前的清末,中国军队就没有打败过外国军队,其中就包括日本军队。这就在当时的中国军人心里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打败了不丢人。这种想法在那些高级指挥官群体里尤其普遍。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汪精卫这样的人,会出现大量投降的伪军。因为在当时的全国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心里,打不过日本人也不算丢人。所以,他早早就选好了陪都。事实上,早在1935年,蒋就在重庆设立行辕,为几年后的退守重庆打好了基础,在退守,转进的预判性上,蒋的功力是无与伦比的,就好像他早早就做好了转进台湾的准备。奋死一搏?那不是蒋先生的风格。其实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精英阶层的普遍想法。当时的中国……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870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