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西方世界抗疫失败的思想内核!

2021年05月01日

流浪地球是一部立意很好的科幻片,但很可惜,这样的电影在西方世界不会有市场。它和美国好莱坞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并不吻合,它所符合的是中国价值观。对于西方世界的观众,他们找不到共鸣。2012才是灾难片的主流。在灾难片的结局,男主带这自己的老婆「前妻」和孩子经历了九死一生,终于登上了「诺亚方舟」,在世界崩溃的前夕逃出生天。相信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观众已经带入了主角视野,看到全球已经死掉的70亿人,优越感油然而生:哈哈,你们都死球了,就我最牛,我活了下来。我真是太幸福了!所以在2012的剧情设计中,游戏规则的设定,从最初就是只让一少部分人活下来。哪一部分人活下来呢?有钱人,百亿美元买一张诺亚方舟的船票,而其它人呢,连知情权都没有。所有的西方观众,对此不会有任何异议。这不就是应该这样的吗?西方所有的灾难片从末日崩塌到后天,都是这样的套路,不让大部分人死去,怎么让活着的人有优越感?很遗憾,中国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精英们,想的是拯救全世界或全人类,这是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集体主义,所以不能带给西方观众藐视众生的优越感,注定不会被他们喜欢。西方文明所主导的个人主义或精英主义在全球一直有着庞大市场,或者说一直是公元1500年之后世界的主流;所以一直被西方价值观熏陶的胡适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胡适的话曾经大有市场,他说这番话时,正是在抗日战争前后,胡适加入了汪精卫主导的低调俱乐部,在北大宣传抗战三日就亡国。或者直接翻译胡适的话……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904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