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一位常驻新德里的记者塞西,走进了印度的几个火葬场,他从早走到晚,亲眼见证了火葬场的忙碌与疯狂。脚下所到之处,全是因疫情堆积成山的尸体。在这里,死亡是唯一的真相!与此同时,同印度仅一山之隔的中国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布的数据,五一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82.6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9.2%,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全国稍微有一点知名的景区,无一不是人山人海。而在曾经疫情的重灾区武汉,草莓音乐节重磅归来,从涌动人潮间渐起的小曲附和声,亦如这个伟大国度彻底战胜病毒的凯歌。后疫情时代,代表中印博弈的龙象之争,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因为所有人清楚,一个行政效率严重落后、视人民生命安全如草芥、被一次非传统安全战争一触即溃的国家,已经丧失了方向感。而一头没有方向感的大象,压根没有什么威胁,只是可怜了它身边的花花草草和其他小动物。回望中印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同样是从殖民地独立而出,同样是在40年代后期建国,为何百年回眸后差距竟如此之大?对此,曾有人将两国现状分化的原因,归结于是20世纪五六十年中国工业体系的发展,认为是工业水平的差异化造就了两国的不同。但事实上,中印发展的大分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悄然而至!镜头调回到102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时代的本质,亚洲,这个农耕文明时期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接连被几大帝国瓜分殆尽。英国占领的印度、法国割据的东南亚、日本掳掠的中国,到处都是殖民者的枪炮声与被被殖民者的血泪。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说: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国选择了前者!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愤慨,他们纷纷罢课,组织演讲,随后全国多地的学生工人应者如云,最终北洋政府迫于各界压力决定暂缓在和约上签字。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