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老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去纪念一位“陌生人”,这是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的事了。有人讲,是他让我们吃饱了饭,让中国人不再挨饿,所以大家都要纪念他。有人反驳,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主要是企业家和市场经济的功劳,如果没有企业家和市场经济,光一个袁隆平,你就能吃饱饭吗?中国一年进口那么多粮食,靠的是农学家还是企业家呢?普通人还真难反驳,很多人只能退一步讲,大家都重要。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跟一位朋友跟我讲的一句话:这个时代,连巴菲特都成圣人了。我们都不是所谓的粉红、网左,都是普通人,但我们确实在疑问:什么时候,自利的商人们都变成“伟大”了?什么时候,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市场参与者,就可以号称自己也是“伟大”的一员了?很多观念,在中国传播了很多年,潜移默化。于是号称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却逼着小店“二选一”的人,成就了“伟大”。于是号称要让中介变得更加有尊严、做“难而正确事”,却让老百姓变得更没尊严、变得更难的人,成就了“伟大”。人们为什么要自发的纪念袁隆平,因为他们即便讲不清那么多理论,但他们仍然知道自己内心评判伟大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社会舆论,并未在历次重大社会事件之后,提供给人们一些关键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史实,让人们能够轻松的反驳一些谬论,去看清……



已有92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