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掩护了中国崛起?

2021年05月23日

以下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是否是对中国认知的滞后阻止了美国和西方形成共识的进程,导致给了中国崛起更多的时间。有时候我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直到2018年才开始对中国大打贸易战,并且把一堆中国公司送上实体清单。难道美国人没有意识到有点晚了吗?这个时候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已经八年了(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是在201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的),2018年的中国也已经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了(中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是在2013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8年的中国内需市场也早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力,2014-2018年国内消费连续五年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2018年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大大超过了出口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美的科技战也是在2018年开始的,以中兴事件的开始为标志,而在接下来几年美国把华为,中广核,海康,大华,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中芯国际等中国科技公司送上实体清单。在2020年9月更是对华为彻底芯片断供。但是问题在于,国内对半导体产业链去美化的反复分析,中国当前国内的产业链在28nm工艺节点实现去美化生产已经逐渐接近成熟,这意味着华为即使在极端严酷的条件下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生机。国产的头部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厂家,在2020年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国产28nm工艺节点光刻机也刚好在十三五规划中,按照时间点要在2020年研发完成,刚好可以在2021年上产线验证。而如果把时间从2020年倒推五年到2015年,那个时候的中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和材料厂家,不要说上市并且有几百亿人民币的市值了,公司规模都很小,甚至在网上也查不到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信息,关于这些企业的新闻也非常少,在国内芯片公司产线应用国产设备的也是寥寥无几,今天在大力应用国产化设备的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公司,在2015年甚至都还不存在。美国人直到2020年才真正的芯片断供华为,这让我感到有种天助我也的感觉,那就是如果美国的打击早来五年甚至十年,以那个时候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完善程度,那华为的生存胜算就很小了。这是一个让人疑惑的问题,美国为什么就没有早点动手呢?对于一个组织来说……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95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