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家政公司在某平台发布清华毕业生,求职保姆阿姨管家的信息引发了网络上激烈的争吵。在我看来,这事儿吧,本身是不对的,但同时又是合理的。还记得去年疫情之下,某保时捷4S店老板在我留言区哭穷,没过几个月,国内顶级豪车的需求就出现了井喷,加钱都难订到。随着中国富豪们的井喷,每天定下“小目标”,一觉醒来赚“爽”的有钱人,为了子女的教育和财富地位的传承,根本不会在乎每年这50W的投资,甚至还会出更高的价格去争夺更优秀的人才,并组建一支“管家保姆团队”。就像《让子弹飞》里面服务黄府的武举人,《唐伯虎点秋香》里面服务华府的武状元,在中国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上,如果不进行强力的政策管制,在“市场化机制”下,最优秀的人才必然会逐步向服务大家族转型。而且,越是顶级的家族,越能够吸引顶级的人才,比华府规格高的宁王府,自然就汇聚了七省文状元和兵器谱排行第一的夺命书生。大家族提供的不仅是丰厚的薪资,还有庞大的社会关系与底层逻辑的认知。就像经济学理论之父的亚当斯密,成为贵族巴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师后,不仅跟国王和贵族来往频繁,还能够周游欧洲访遍顶级学者,借此眼界大开的斯密开始了《国富论》的创作。甚至抛开学术,哪怕只当个管家,长期专注的服务还可以荫泽后世。譬如《红楼梦》荣国府的管家赖大,不仅自己成了超级富豪,其儿子赖尚荣就在贾府的庇护之下二十岁就绕过科举拿到了前程,三十岁就外放做了知县。看看过去几十年领导们的秘书和司机,再想想未来“X少”们的老师和管家。普通家庭拼出来的精英们,走依附顶级资源的路线,避开同龄人不得不996式的无尽内卷,从个人角度是非常明智的捷径。但合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是顶层的人士越是……



已有87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