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有人在问我:在这个时代,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选择什么工作?很遗憾我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所以我教不了你。但我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几乎交了数千万的学费,可以和你分享。前天我写了日本的低欲望社会,很多人写下自己的故事,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让我也有冲动想聊一聊自己的故事。4年前我和风投谈项目,风投问我:你为啥要创业?我说我找不到工作只好创业,我要能找到工作才不会干这么累的事。风投瞠目结舌,显然原来没有碰到这样的回答,接不上话,想了半天说:你是被动创业,没有主动性啊,我怎么信你能成功?我说:他们年轻人创业是为了多挣钱,为了成功,我创业是为了生存,我不拼饭都没得吃,你觉得谁更有动力?狼追兔子,狼最多多吃一顿肉,兔子命就没了,谁奔跑的动力更强?风投一琢磨这话没毛病啊.....于是接着问:这个项目你投了多少钱?我说投了两万。风投说我勒个去,你好歹原来也算是大公司的高管,你投个两万,让我投几百万,我不是傻吗?我把手机拿出来给风投看,说你看招行都给我发律师函了,我欠1万6还没还,我拿的两万是我全部家当。你是不是觉得这个谈话很魔幻。深圳的很多中年人不觉得这魔幻。我写过很多批判资本的文章,批判蚂蚁,批判湖畔,批判消费贷,但我从来不批判资本本身,我秉承的观点是资本无善恶,但必须要关在笼子里。我看有些公号恨不得要把资本家吊路灯......年轻人我估计有15%的人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创业;但是我看到的至少一半以上的中年人创业都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我认识的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我们真的想当无产阶级,但是找不到工作的机会,只能被迫当资本家。咋地,你趁年青能找到工作,我找不到工作只能创业,你还要把我吊路灯?你一点活路都不给走投无路的中年人啦?32岁之前我运气极好,加上碰到了一个包容心极强的领导,职场之路一帆风顺,07年就拿到了30万以上的年薪,可以说从来没缺过钱,到分公司去出差也算是前呼后拥。这个时候人往往会有一种错觉,就是错误的将平台「公司」的能力看做是自己的能力,而且看谁都觉得是傻叉,觉得都是你们拖了我的后腿。终于在2011年32岁的自己出来闯荡,才发现领导说的那句话离开了公司你什么都不是。原来不是吓唬我的。当然,很多能力出众的人离开了原来的平台,发挥的价值十倍百倍的增长,但显然不是我。2年时间家底赔的精光......34岁之后失业了多少次都不记得了,但最长的一次失业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我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问题:每天在家里收拾好装样子去上班是什么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