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开始前要声明一下,这篇文章主题是“战国七雄”的韩国,不是隔壁棒子的大韩民国。重名太闹心了,我去知网查资料的时候,在搜索栏里写上韩国,结果出来的全是文在寅和财阀之类的。没办法,只能翻古籍了。韩国王室是周天子的本家亲戚,不过血脉关系太远,除了“姬姓”以外什么都没混到,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评论,事微国小,春秋无语。可见春秋时期其他国家争霸的时候,韩国连入场券都没领到。后来他们家出了一个猛人,决定不再躺平挨捶,要支棱起来,便跑去晋国找工作。经过多年(也可能是几代人)的996福报工作,终于被晋国BOSS赏赐了一块封地,这才有了起家的资本。因为封地在韩原,那个受封的人便称为韩武子,他的曾孙叫韩厥,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改称姬姓韩氏。这是韩国的起点。大家可能不知道韩厥是谁,其实他在“赵氏孤儿”里跑过龙套,不仅在屠岸贾大肆杀戮之前通知赵朔逃跑,并且在赵朔死后,守护了赵氏有孤儿的秘密。14年后,他把赵氏孤儿的秘密告诉晋景公,这才恢复赵家的地位。你看,人家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依然是历史大事件里的龙套角色。就像鸡汤故事里说的,我努力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却不能参与你的生活。即便陈凯歌拍了一部《赵氏孤儿》,估计你也只记住黄晓明的一张帅脸。不过能参与历史大事件,说明会有一系列进步机会。随后韩赵魏三家瓜分了祁氏、羊舌氏的10县地盘,又参与讨伐范氏、中行氏,地盘继续扩大。到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联手攻灭智伯,瓜分智氏的地盘,膨胀到不可遏制的程度,书里说“地益大,大於诸侯”,可见韩氏已经有了睥睨诸侯的实力。回头来看这些历史大事件,几乎没有一件是韩氏主导的,他们主要是用既得利益做筹码,通过一系列站队成功,混成一方诸侯的。韩氏的地盘,也是参与瓜分失败者,逐渐积攒起来的。原本晋国是春秋时代的霸主之一,家底特别雄厚,韩赵魏撕咬晋国的尸体,也各自吃的满嘴流油。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