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9月18日,长征一年的中央红军抵达甘肃哈达铺,缴获大批物资,极大缓解了红军的经济困难。毛泽东给同志们讲话的时候说:“大家都要吃好点。”红军在哈达铺休整的时候,毛泽东让侦察连长梁兴初找些精神粮食,也就是供他阅读的报纸杂志。梁兴初接到命令,便去搜罗了厚厚一堆的报纸,不管有没有用,都送给毛泽东,让他自己选择。而就在7、8月份的《大公报》上,毛泽东看到一段阎锡山的讲话:“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完全赤化者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陕北红军是刘志丹的红26军,另外徐海东的红25也过了终南山,威逼西安。毛泽东和其他同志分享报纸的信息,大家非常兴奋,原来陕北红军发展的如此猛烈,那就不用继续长征了,可以北上找同志嘛。于是政治局召开会议,放弃了“接近苏联”的策略,改为和陕北红军会师。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随后进驻瓦窑堡,和已经合并为红十五军团的陕北红军取得联系。经过一个月的行军,在哈达铺得到补充的中央红军又穷了,毕竟没有大规模缴获,也没有正常经济来源,谁都扛不住。于是毛泽东亲自写了一张借条,让后勤部长杨至诚去找军团长徐海东,看能不能借一千大洋,然后买点物资给部队过冬。红十五军团的全部家底,差不多是七千大洋,原本准备买物资过冬的,但是收到毛泽东的亲笔信后,徐海东找来供给部长,让他抽出五千大洋,送给中央红军。毛泽东说借,徐海东说送,一来一去,区别可就大了。毛泽东等人……



已有87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