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走过中国绝大部分省份,只有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东北三省从未去过,深入跑过的大概有十个省,每到一处地方,我总是喜欢往农村跑,看看当地农民们吃的是什么?住的怎么样?平时的经济来源是什么?之所以喜欢咨询农民们的经济生活,是因为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基层人群,只有深入了解农民,才能深入了解中国。我的童年也是在农村度过的,我对农村的疾苦生活十分熟悉,我希望多看到农民们的生活变化。历经这些年的扶贫大业,我在各省已经见不到愁吃愁穿的农民,也见不到有人住在破烂危房里,农民们的下限是守住了,所以这篇文章是要探讨一下,农民们的上限在哪里。那就必须要拆分一下,中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这里先得把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及一些特大城市近郊的农民们切出去谈,因为这些人名义上是农民,实质上早就市民化了,而且是有宅基地的市民,爽得飞起,在福建、浙江、江苏三省,我见到许多本地农民的豪华大别墅,宽宅厚院,最夸张的有十几层高,建得跟碉堡似的,这些人大都从事制造业或经商,根本不种地,能把城里人羡慕到质壁分离。所以我们要谈的农民,是湖南、河南、陕西、广西这种普通省份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才是大众应当要关心的。其实问来问去,全国听到的答案千篇一律,就两种:一种是出门打工,一种是种地。打工一般是两个去处,要么是邻近的城市,最远去到省城,通常从事快递、保安、矿工、保姆、工地、餐饮等类型工作,其实是为城市的生产者(国企)、管理者(公务员)、文科教(教师)这些人提供服务的,如果赚到的钱不足以让他们在城里买房,进城民工永远只是城市流动人群。当然只要两口子肯干活,在县城里买房是搞得定的,中国中西部县城的房价没有那么夸张,我老家到现在县城还是4000左右一平,市区是5000左右一平,我在陕西这边调研,宝鸡、汉中普通楼盘也是这么多,两个农村出身的年轻劳动力成立家庭,只要不瞎折腾,是能承受得起首付的,后面二十年也能还清房贷。另一个去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