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们怎样和毛泽东一样分析问题?

2022年01月05日

新年要有新气象,开年的第一篇文章就聊如何分析问题吧,或者说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时候,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法论。正好新年假期又读了一遍《论持久战》,有一些新的体会,我们就以毛泽东的文章做模板,来拆解他是如何分析问题的。希望能对大家有用。《论持久战》的原文很长,总共占了76页的篇幅,相当于一本薄书了。但文章的逻辑其实有十八层,从内到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分析,把抗日战争分析的明明白白。我们学习分析问题,《论持久战》是标准教科书。毛泽东在文章开篇就说:“全世界人民都关心抗日战争,中国人也渴望战争的胜利,但战争过程究竟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都没有解决的。”这段话相当于破题,明确告诉大家,抗战初期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论持久战》的第一层逻辑,便是发现时代的痛点,确定要研究的方向。写文章也好,研究问题也罢,一定要和现实世界挂钩,只有研究并解决现实的痛点,才能造福大多数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解决现实世界的痛点才有意义。那些在抗战年代依然皓首穷经的大师,即便研究出花来,对于中国人民的困难,又有什么意义?到头来无非是身名俱灭罢了。发现了时代的痛点,确定了研究方向,那么接下来的第二层逻辑,便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要科学,不能主观片面。例如很多人都说,卢沟桥事变以来,四万万人一起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说这句话是枯燥的公式。虽然结论正确……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842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