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尤其是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治理理念、治理能力的提升很可能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在和平时期还好,但是一旦遇到突发状态,就很容易露怯、现形。比如面对爆发的疫情,有的城市做得很好,但是有的城市,很显然不及格,更暴露了和平时候隐藏的严重问题,这是非常需要反思的。什么叫大城市,不是GDP高、人口多、成了网红就叫大城市,关键是要有符合大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考验的还是治理能力。结果呢?就不说因为买馒头被打还被迫道歉、孕妇在医院外流产、疑似确诊者向邻居道歉被迫下楼求救等等个案,就说普遍的。已经习以为常的流调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都要封城了,还留下了时间窗口,导致物资哄抢?为什么物资供应出了问题,以至于新闻直播时那么多市民纷纷留言要求供菜?为什么凌晨3点才发通知考研生可以申请借考,但上午10点就停止受理?为什么要进行全市全面检测,最关键的“一码通”竟然又出了问题?有太多的为什么,过去这座城市一直自诩防疫“优等生”,做了很多宣传,但不由得要问一下,这个优等是如何取得的?说白了,就在于这座城市一直采取非常简单粗暴的疫情防控政策,比如曾强制要求所有到访人员必须提供48小时之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是这样简单的“一刀切”在面临传播快、隐匿性强、排毒量大的冲击时,一下子就被突破了,而防疫体系……



已有84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