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底,继资本市场的政策组合拳集中落地后,房地产的政策组合也展现出来了。先是昨天农业银行副行长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针对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一事,表示将抓紧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会尽快完善好合同文本的准备,做好系统衔接,公开承认了国有大行将下调房贷利率。然后今天下午,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提出支持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稳妥应对民营房地产企业风险。到了晚间,紧随广州的穗府办函〔2023〕44号,深圳住建局也发布公告,两大一线城市先后宣布了“认房不认贷”。几乎一日之间,针对存量房贷、新增房贷以及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金融政策,不约而同的迎来了一波U型转弯。针对于这一波房地产的组合政策,我今天重点聊一聊“认房不认贷”。“认贷”政策,是2010年为了遏制过热的房价出台,随后一线城市以及热门的副省级城市纷纷效仿,成为了“房住不炒”工具箱中最重要的一件利器。因此,无论是08年还是15年,每一轮救市的过程,都伴随着“不认贷”,之后,随着每次救市用力过猛带来的房价过热,各地出台的“认贷”,也都会立竿见影,导致一线城市当年的二手房交易腰斩,房价下跌10%以上。而且,“认贷”转向“不认贷”,除了是全国房地产政策最重要的风向标之外,也是全国一二线城市(超大特大)与三五线城市之间的政策旋转门的开启。按照过去几年的“认贷”政策,只要在异地有房贷记录,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就要……



已有16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