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8年08月31日
5019在这一轮违约中最让人诧异的不是P2P网贷崩盘,不是各路投资理财公司跑路,而是债券违约。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债券是所有投资品中风险最低的,是要刚性兑付的,是最硬的。
结果,最硬的资产成了烂柿子。
你拾叶的好友路口大爷嘬了一口烟,颤颤悠悠的从汗衫口袋里拿了一册小本,说:小叶,你来帮大爷看看买的这些债券还能兑付不?
我翻了翻略带大爷体温的小册子,发现上面写满了两个字——违约!
1
根据光大证券数据,截至 2018 年7 月13 日,债券市场共有67 个主体发行的132 只债券发生了规模高达993亿的违约。并且这也仅仅是银行间、交易所交易的债券,此外的债券违约数量和规模未知,也可能会更多。
作为违约债券事件中主体的债务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你拾叶的好友某行业掌门人乔总埋怨道:早知道现在不让借新债还旧债,老子当时就不发债了。
作为经营主体,债券违约与贷款违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现金流没跟上,导致银行的贷款无法按时还贷,其实这里面是活的。企业负责人去找银行相关的负责人坐下来沟通商量一下,把企业面临的困难情况和解决办法给银行解释清楚,再恳求给企业一些时间,展期一下,基本上贷款违约、银行抽贷这个风险坎都能过去。
但债券不一样,一旦债务主体出现违约,债权人一看苗头不对,立马抛售而市场无人接盘,那就会迅速引发该债券的崩盘危机。
而这种恐慌会迅速蔓延到整个市场,引发集体抛售,从而导致更大的系统性危机。
债券市场,只有资金往来的利益。
2
而这一次的债券违约又大多发生在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身上。
发行人永泰能源,大型电力煤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截至2018 年7 月13 日,该企业共涉入1起一般短期融资券违约事件。2018 年7 月5 日“17 永泰能源CP004”到期,公司未能筹集到期偿付资金,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截至2018 年7 月13 日,公司存续债券有20 只,规模合计206.2 亿元。
发行人中融双创,民营企业。截至2018 年7 月13 日,中融双创共涉入1起一般公司债违约事件。公司2016 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应于2018 年6月13 日付息及兑付回售部分本金,公司已向托管机构划付回售部分本金291.50 万元,尚未能按照约定将“16 长城01”应付利息4,230 万元划至托管机构,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发行人阳光凯迪,中外合资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凯迪生态。截至2018 年7 月13 日,阳光凯迪涉入1起一般公司债违约事件。2018 年6 月1 日,“16 凯迪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以上信息来自光大证券)
控股的公司上市凯迪生态公司也出现违约,股价一度出现29个连续跌停板。
除此之外,上海华信、中安消、富贵鸟、亿阳集团、保千里、亿利资源、丹东港、五洋建设、博源集团、中国城建、大连机床、河北物流、国裕集团……等众多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涉及到债务违约事件中来。
涉及的上市公司都是一连串的跌停板。风险扩散,所有个股空头排列。
你拾叶的好友狼教授抿了一把眼泪,告诉我这辈子再也不碰股票了,NND,不知道那天就爆雷了。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说:李大霄说了,A股儿童底到了,你看看买哪个股票好?
我挂了电话,直接把狼教授拉黑了……
3
企业出现了违约,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金流跟不上了。
企业现金流跟不上,原因也就那几个,应收账款太多、企业利润下滑、运营成本增加。而大量的企业如果都出现现金流跟不上,那只能说明整体的经济经营环境不好了。
2018上半年,中国经济明显下行,GDP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
你拾叶的好友路口大爷嘬了一口烟,字正腔圆的说:中国经济遇到了罕见的挑战!
的确,2018年,全球协同复苏的格局没有持续,除了美国,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都出现明显下滑。而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巴西、南非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甚至面临资本外逃、货币贬值、资产暴跌的危机,这是外患。
而中美贸易对峙,也让贸易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出现负增长,并且大环境现在是严监管,去杠杆,这就使得贸易部门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了经济冲击共振格局,给经济增长雪上加霜,这是内忧。
国内严厉的金融监管去杠杆让表外资金回归表内,而影子银行就只能被动收缩,民间资金收紧。于是,不管是地方融资平台还是民营企业,资金链都崩的紧紧的。
这种情况下,借新还旧的老把戏又被叫停,财政对经济的支持也骤减,企业违约率必定直线飙升。
这个时候,就是看谁先跑了。
从企业财务角度上来看,债务违约科目主要表现在净利润减少和运营成本增加。其实很多企业违约原因就是——对政策对市场反应太慢,企业负责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条新闻。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市公司东方金钰的账面上只有约1.2亿元现金,可是,在它的仓库里,躺着价值超过90亿的翡翠原石、翡翠成品、黄金。
面对9亿多的巨额债务,东方金钰指望控股股东出手相救。可是,控股股东兴龙实业自己也深陷纠纷,股权遭冻结。
对于已经到期未清偿的9.16亿元债务。东方金钰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有关各方进行沟通,部分金融机构已同意办理展期,相关手续仍在办理中,努力达成债务和解方案,同时全力筹措偿债资金。
哎,你说你为什么不早点把库存的货出清一些呢?你看看人家华帝策划的世界杯营销,不仅打了一个响亮的广告,还清了一大批积压库存,有时候企业跟企业的营销真没法比,真的让人捉急。
对于脑子慢的企业,由于过剩的产能无法销售,所以产生不了利润。同时,库存无法消化并会增加管理等运营成本。再加之我刚才讲的应收账款要不回来。一旦出现债务到期,直接面临资金兑付问题!
特别是前两年一些主营业务不赚钱企业老总却脑子一热通过金融工具多元化经营,大肆扩张并购其他企业的公司,这一轮信用紧缩,直接扑街!
这才是违约潮的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