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大决战,谁能赢?
2024年03月07日
50754
上周,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发布了
2023
年
Q4
以及全年业绩报告。理想汽车在
2023
年整车交付
37.6
万辆、同比增长
182.2%
;营收
1238.5
亿、同比增长
173.5%
;净利润
118.1
亿,将公司成立以来前八年亏损全部抹平。
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增长势头确实领跑全球,可是绝大多数车企,特别是造车新势力,都处在“增销量增亏损”的牺牲利润换销量阶段。
放眼全世界,销售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销量、营收、利润共同增长的企业只有三家,就是美国的特斯拉,我国的新能源王者比亚迪,以及
2023
年成功上岸的理想。
理想成为新势力断层第一的
No1
之后,我总结了朋友们最感兴趣的三个问题:
第一,从成立之初就表现出超越同行的盈利能力么?
第二,理想凭什么超越蔚来和小鹏,从血海杀上岸?
第三,理想
2023
年盈利,是新势力淘汰赛的大结局么?
我将用一篇文章,解答这三个问题。
第一,今天有多风光,理想曾经就有多惨!
如果我们将时间线回拨十年,或者回拨五年,亦或者回拨两年,去问当时的网友或专家,造车新势力里谁会是率先盈利上岸的,都不会有人看好联想。
理想成立至今不过八年半,就已经经历了三四次“破产边缘”,也是网友和同行内心中,一直质疑“技术研发德不配位”的一家。
在造车新势力布局新能源车,梦想再造一个福特或者丰田的赛道上,理想是出发最晚的一个。
理想的创始人李想,和蔚来的创始人李斌一样,都是从“汽车类网站”转型造车的互联网精英。
不过蔚来的李斌,很少就稀释和变卖易车网的股份,与顶级投行圈的人脉融合,将它们嫁接到蔚来的初创融资过程中。
有许多人质疑蔚来造车十年,烧掉几百亿,留下填不满的大坑。可这也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李斌关键时刻也在生死一线,但他总能拿到大投资。
理想辞职造车的时间点不仅比其他新势力晚,而且选择了
2015
年
7
月,那可是一代人永刻记忆的“股灾”发生一两个月的时候。
当时绝大多数投资机构,都对刚刚经历的股灾心有余悸,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变得非常谨慎。
在
2015
年之前,投行热钱涌入新能源车,真是只要有行业背景的大佬喊一声要造车,别说技术底蕴,
PPT
都不需要,就有投行上赶着送钱上门。
可是
2015
年股灾之后,大家都捂着钱不投。在投行不投的背景下,那时候带有互联网创业基因的企业,还有一条路,就是找
BAT
做爸爸。
可是理想晚诞生一两年的后果,就是
BAT
已经投了新能源车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接下来就是资源倾斜,绞杀对手了,谁又愿意多投一个新对手呢?
理想创始人四处求人,最终才在薛蛮子领投下,解决了企业生存下去的
B
轮投资,闯过了第一次生死劫。
B
轮投资只能让理想活着,而且远少于竞争同行的投资,也让他从产品路线,到研发投入,到基础建设,全部省着来,以至于那几年的科技媒体,都认为理想的研发投入,是“最不配称为智能车新势力”的车企。
顶着这些压力,理想终于在
2019
年完成了第一款车的设计验证,可是投产之前,又没钱上产能了,如果理想崩盘在这一刻,也就只会留下
PPT
造车的名声。
还好这一年互联网的格局已经大变,美团王兴和字节的张一鸣崛起,他们没有赶上
2014
年投其他车企的黄金机遇,于是都将砝码压在理想汽车身上。
当年美团王兴与威马汽车的沈晖定下“三年后谁是新势力三强”的赌约,就是因为在朋友圈力挺理想的未来,才被沈晖捉对厮杀的。
2020
年,在新资金的注入下,理想终于量产了唯一车型理想
ONE
。从这年开始,理想虽然是造车新势力里交付最少的一家,可是单车型的销量已经名列前茅。
单车型切入细分市场的战略,让理想的包袱更轻,成本更低,可以最快走向盈亏平衡点。
可是单车型的弊端就是抗风险能力差,理想随后在新车型
L8
,
L9
发布的时候,都曾经因为车型切换不利,导致交车量大幅降低,企业再次处于危机边缘。
最后再加上
2022
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反弹期间,理想车型少,供应链受冲击的影响也最大,当时对理想“盈利昙花一现,重新跌入亏损泥潭”就是那时候媒体与同行的普遍评价。
所以我们梳理会发现,理想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算新势力里先天不足的那个,而且造车八年期间,闹到全国关注的“破产边缘”就至少三四次,与“天选之子”完全不沾边。
理想曾经越落魄,大家越好奇,比起高大上、大投入的蔚来和小鹏,理想到底赢在哪里?
第二,被嘲笑的“孤品”和“增程”,成为决胜法宝!
在过去八年,特别是理想初创那几年,“只造增城混电,不造纯电车”是理想被诟病最多,也导致他屡屡拉风投碰壁的主要原因。
在
2015
年前后,业界公认要做好新能源车只有两个出路,一个条路是故事要讲的好,往大了吹,要把自己车企形容为中国能源和汽车革命的旗手。
往最小了吹,至少也得是“中国特斯拉”的级别。拉投资就得讲好故事,格局大前景远的故事,才能拿到大投资好钱景。
从这角度,不做纯电,只做增程就是“给内燃机配电机”的鸡肋故事。
讲不好故事,新能源车发展的第二条路就是“多拿补贴”,要符合国家新能源补贴的政策,特别是新能源市场最大的北京。
可偏偏,理想的增程方案,根本进不了京城的补贴名录。
于是大家嘲笑理想的增程方案,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可是李想有自己的坚持,他认为美国
80%
家庭能够装私人充电桩,所以适合买纯电特斯拉。中国
80%
家庭连车位都没有,还谈什么充电桩?
纯电的里程焦虑会是国人选新能源车的死结,所以李想坚持增程路线。
九年对比下来,理想的增程方案,一直被科技界和媒体批判
low
和取巧,可是市场证明,增程方案获得了高端用户的大量认可。
过去九年,小鹏烧了几百亿,绝大多数投在纯电平台以及智驾系统研发等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
蔚来烧钱几百亿,绝大部分都用在换电路线的研发,以及换电站的基础建设上,用户能感觉到换电站的投入和便利,可是这是“共享”的,不是“车主个人”的。
理想研发投入最少,“冰箱彩电搬上车”的性能堆砌也被一些传统大厂嘲笑,可是理想给车主的感受是“理想砸的钱”都砸在车辆本身上。
再加上这九年,高速堵车充电排队难,续航里程虚标,东北极寒天气下纯电车趴窝等新闻轮番登上热搜,放大了新能源购车人群对纯电车的里程焦虑。
最近十年,虽然国家充电桩等基建投资的速度很快,对比新能源车购买量的暴增,充电资源还是不足,这些都促使“可油可电”的混动成为购车人群的首选。
除了增程方案,理想过去被批评的另一个原因是九年造车,研发投入太少,所以车型非常单一。
其他新势力至少每年一款甚至几款新车,理想虽然有
one
和
L7L8L9
四款车,可是后三款其实是一个架构,所以理想九年造车,其实只造了两款。
过去十年,新能源智能车“淘汰燃油车”的一个主要叙事,就是升级换代快,而燃油车十几年都只一个平台上的微调。
理想九年只造两个车型平台的速度,被许多人归入“传统车企”的行列。
可是所有同行和汽车媒体,都得承认理想的市场眼光极其精准,每一款车都能成为爆款。
其他新能源是十年十款车,六款扑街,两款常规销量,一两款爆款让企业活着。理想只有四款车,可是几乎每款都卖出了爆款销量。
车型少的劣势,是无法覆盖新时期车主更加多元,更加细分的要求。不过这一块,理想用精准的市场把控,切刀最大公约数的蛋糕弥补了这一劣势。
剩下的,就全是车型单一的优势了:成本把控能力强,盈利能力强,产能爬坡速度快。这些优势在
2023
年被理想月月破纪录的销量数据完美的呈现出来。
理想能够在
2023
年,卖出
37
万辆车,月均交付
4~5
万成为常态,一年赚取的利润,填掉过去八年的亏损,都是因为车型少,却每款都是爆款换来的。
新能源淘汰赛进入
2024
年,蔚来再次陷入资金难,造血难,交付难的循环怪圈。小鹏在开年信里,直接将今年定义为“新能源车淘汰年”、“血海之年”。
很显然,多家新势力车企今年面临的都是生死之战,与之相比,率先上岸的理想显得更加从容。
那么
2023
年的年终成绩,是不是新能源淘汰赛的决赛战报呢?
显然不是!
第三,理想盈利上岸后的危与机。
2023
年,理想除了拿出整车交付、营收、盈利三份高增长成绩单,另一个体现自身远远抛开新势力同行的指标,是理想汽车的美股市值。
截至
3
月初,理想汽车的美股市值一度飙升到
500
亿美元之上,超越了全世界绝大多数传统燃油车企。
与之形成对比的,蔚来和小鹏两家市值相加,也不到
200
亿美元,不足小理的一半。过去新势力公开亮相,都是蔚来的李斌在中间占
C
位,小鹏、理想分列左右。
可如今理想显然已经将两个竞争对手甩开老远,也有些人认为这就是新能源车市场未来的最终格局。
可是从最近理想
MEGA
发布,先是遭遇与网友的“送葬灵车”口水战,随后爆出落实订单量低于预期,都预示着理想的转型似乎并不顺。
理想要怎么转型?用九年时间将纯电换电竞争对手都卷趴下之后,理想说自己下一步要走“双能源战略”,主攻纯电市场。
由此可见,李想并不是不想做纯电,不想做“大手笔烧钱”的研发,相比较竞争对手,他们的战略差异显然是“先造渠还是先引水”的问题。
小鹏和蔚来,将几百亿砸在研发和换电基建上,希望两边带来质变,建好水渠,以后自然引来大量活水,直接起飞,风险就是可能还没等来水,先渴死了。
理想过去八年都是“嘴抠车企”,去紧缺宣传要给工人德国车企高待遇,要投资建
60
万充电桩,这些撒钱和基建背后,是理想先盈利,先引入少量活水,再开始挖水渠。
新能源的淘汰赛刚开赛,目前理想喝到了少量水,看上去当然很滋润,可是前期没有基础,未来慢慢挖水渠,还要确保每一款车都和以前一样是爆款,这非常难。
至于其他新势力,以及一些转型发力还不足的大厂,未来几年也完全有量变引发质变的机遇,突然从干涸水渠,变成大水涌入。
所以,理想在淘汰赛跑得最快,跑的最远,但远没有到树荫乘凉,聊天休息的时候。
最终造车新势力谁能在淘汰赛笑到最后,大家一起围观~
赞
赞
已有
106
人赞
热点推荐
再聊聊中东!
2025.09.15
北约和俄罗斯打不起来!
2025.09.15
特朗普的通牒,是“三昧真火”还是“三把虚火”?!
2025.09.15
美国,可能死在以色列手上!
2025.09.15
这才是西方“言论自由”真面目,柯克之死引发美国“网络大清洗”!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