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巨婴!滴滴半年亏40亿,美团日亏1500万,OFO账上没钱!

2018年09月08日

在年初北京的一场互联网业界饭局中,一个朋友说一句话:创业12年了,到今年才发现,创业是要赚钱的啊。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大家会心一笑,是啊,问题是,为什么创业12年才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很多创业者居然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1

巨婴滴滴!


前几天,滴滴创始人程维发给公司全员一封内部信件。在这封内部信件中,程维承认,“6年来我们还没有实现过盈利。”


据新京报昨日的报道,滴滴创业6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


滴滴出行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亏损急速扩大至40.4亿元,比2017年全年亏损的25亿元还要多出61%。


这份财务数据显示,滴滴2018年上半年期间,在乘客补贴和司机奖励(冲单奖)方面的投入高达117.8亿元,这一数字已达到2017年全年181亿补贴的65%。


程维、柳青,今年的日子真不会好过。


前段时间的两起顺风车命案,把滴滴推到了全国人民的愤怒顶点,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滴滴公开道歉,但依然阻止不了业界一致看空滴滴。


全国主要城市监管机构逐一约谈滴滴,滴滴终于醒悟了,要慢下来,要练内功,要确保安全,对于命案,有其一其二,社会不会再容忍其三了。


财报的公开,6年创业巨亏360亿,上半年巨亏40亿!


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这一刻,你还能想到什么语言来表达你的想法?



据今年德勤6月份的数据,在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排行榜上,UBER第一、蚂蚁金服第二、滴滴排第三并排在小米之前,估值500亿美元。


根据之前披露的数据,2017年滴滴平台完成的订单总量为74.3亿单,可以计算得出2017年滴滴平均每单补贴(乘客+司机)仅2.43元,这也说明为什么虽然滴滴总补贴高达百亿,但用户感知并不强烈。

    

此外,滴滴在2018上半年共产生研发等费用71亿元,支付、服务器等其他成本37亿元。


2017年4月,滴滴还完成了一轮55亿美元的融资,当时投资后对应估值约为500亿美元。

    

2017年12月,滴滴又宣布完成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尽管没有公布当时投资后的估值,但按照估算,投资后的估值不会低于550亿美元。


在排行榜和资本市场上,是典型的独角兽。


在财报数据上,是典型的巨婴。


2

被巨婴摩拜拖下水的美团!


美团的王兴,是一个我非常佩服的连续创业者。


从饭否,到美团,其个人能力堪称神奇。


但,久在河边站,哪有不湿脚,今年的王兴,也扯住蛋了。


美团将在今年9月20日左右正式登陆港股上市,美团计划全球发售逾4.8亿股B股,定价60-72港元/股,募集资金最多可达346亿港元。


目前现在前期的IPO认购、路演、投股书披露阶段。


但效果并不好。


据香港信报昨天的报道,香港券商为美团点评IPO预留的保证金额度一直无人问津,尚未录得任何预定。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实现营业收入158.24亿元,这一数值较2017年前四个月的营业收入81.19亿元翻了近一番。


而同期美团经调整亏损净20亿元。缘于收购麻拜和新业务开展。


第一扯就是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100%收购了摩拜。


截止到今年4月30日,摩拜共有全球注册用户2.32亿人、4810万活跃用户和710万辆单车;


摩拜相关数据纳入到美团招股书是从4月4日开始到4月30日为止,一共26天的数据。


资料显示,摩拜单车26天的时间内收入1.47亿元,这意味着平均下来每一辆单车每天的收入是0.8元,再计算得出每月收入24元,每年收入288元。


仅以摩拜单车的造车纯成本来计算,早期车型2000多元、新版车型控制在1000元左右,均价1500元每辆的价格计算,仅仅是回收成本就需要5.2年。



这还不考虑摩拜单车的高折旧、高运营成本,资料显示在这26天的时间里,摩拜单车的折旧和运营成本分别高达3.96亿元、1.58亿元,所以导致共享单车毛利亏损4.07亿元。


这意味着摩拜每天亏损金额(毛利亏损/26天)约为1560万元,这样的消耗速速,每年的亏损额度高达57亿元,难怪摩拜即使完成超10亿美元的融资,也赶不上烧钱的速度。


如果再以每次骑乘收入0.56元计算的话,平均每辆单车每天被骑行的次数1.4次,这个数据是4月份,也就是全国春暖花开最适宜骑乘季节的平均数,如果换成寒冷的冬天或者酷热的夏天,平均骑行的数值还将减少。



网约车前四个月司机端补贴近10亿,这是第二扯。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初衷是弥补自己的出行问题,即将美团由现在的“吃喝玩乐”覆盖到“吃住行”等生活服务,这个和美团做网约车的逻辑是一样的,为此王兴和程维彻底成为竞争对手,双方一度打得你死我活。


美团打车的业务动态始于今年3月21日,在南京试点一年后正式登陆上海,在沪与滴滴正式开展,首日破15万订单、次日订单破25万,随后订单更是破30万,宣称拿下上海网约车市场的三分之一,令滴滴陷入巨大的质疑声中。


美团的攻城破寨是以巨大的补贴为代价的,分别是对用户的补贴和司机的补贴,新浪财经发现仅仅是司机补贴数额在今年前4个月就已经高达9.76亿元。


在美团的招股书上显示,网约车的司机成本在前4个月成本为9.76亿元,美团将网约车司机成本描述为对于司机的激励视为成本,所以司机补贴高达9.76亿元。


仅仅2个城市、4个月的时间、司机端补贴就高达9.76亿元,如果计算上用户端的补贴,这又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一个远比摩拜单车亏损更为厉害的“深坑”。


日亏1500万的账单,给王兴上了一堂共享单车的课。


4个月10亿的补贴账单,给王兴上了一堂共享汽车(网约车)的课。


或许是困于补贴,又或许是补贴大战引起监管约谈、网约车牌照进展不大等原因,美团再招股书里面明确表示:目前正在评估网约车可能给平台带来的协同价值,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预期不会进一步拓展此项目”。


深陷舆论质疑之中的滴滴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3

巨婴OFO命悬一线!


摩拜上半年选择卖身美团,算是一个阶段性了结,至少可以延长寿命一两年,早期投资人和创始人也能拿走一些回报。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年5月ofo月度活跃用户规模2889万,摩拜月活跃用户规模2507万,哈罗单车月活跃用户规模758万。用户月度总使用次数方面,5月ofo用户总使用次数为9.62亿次,摩拜为9.21亿次,哈罗为2.35亿次。



如图,摩拜和ofo都是估值20亿美元的企业,但ofo可就惨了,一直在资本之间苟且而活,至今命悬一线,官司缠身。


8月31日,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正式起诉ofo共享单车运营商东峡大通拖欠自行车货款人民币6815.11万元;


ofo的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同城供应链配送”的互联网平台云鸟也频频前往ofo北京公司总部催账。


最近的两个月,ofo不断被曝撤出或暂停部分业务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以色列、中东、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西班牙、英国等,接下来这份名单可能还会加长。


7月底,有消息称,因ofo拖欠供应商服务费,300万辆小黄车智能锁将被暂停服务。


“9月10号ofo就要发工资了,产业链上各家讨债的也一个接一个,ofo资金链压力非常大,如果不及时跟进一笔资金支持,ofo恐难支撑到谈判结束。”一位知情人士直言。


据第一财经报道,9月5日,有消息传出,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元,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 


但三方均无正面回复,说明,谈判尚未结束,各方博弈仍在继续。


最终,OFO能否过了这一关,再苟且残喘一两年?不得而知。


4

共勉!



如图所示。


所有的创业者今年都必须要明白,市场上没钱!


这是中国内部环境和外部国际环境双重因素决定的结果,很难短期内得到改变。


2018年是近10年以来中国创投圈最缺钱的一年!2019年不会好转,只会更缺钱更差!


你要不贱卖,要不折价融资,要不就自己赚钱活下去!


前段时间的极路由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如此明星的企业,数百名员工,月月亏损


创始人还砸进去自己的3000多万借款,用来发工资保运营。


没拿到融资,又月月亏损你经营个毛线啊?


为什么不压缩?为什么不减员?为什么不调整?


米宅,与千万中国互联网公司共勉!


米宅,与千万中国创业者共勉!


前年的一个线下论坛上,我对一个做共享汽车的主讲分享嘉宾直言:大概率,你的公司撑不过两年。

仅仅一年不到,去年,这个公司就已经不见了。


有时候,很简单的道理,难道,大家真的看不明白吗?


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三公里还好歹说的过去,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这些伪需求创业项目的背后,到底是人傻还是钱傻?还是人和钱认为是外面的人更傻?


部分信息来源于新浪财经,特此感谢!

已有884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