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昔日的“中东小巴黎”,现在的人间新地狱。就在日前,进入黎巴嫩的以军,还向联合国维和部队开火,两名印尼士兵受伤。此举遭到中国、印尼、意大利、法国、爱尔兰等一众国家强烈谴责,认为完全无法接受。但不接受又能怎样?各国抗议声后,就在赎罪日前一天,以色列坦克又朝一个联合国维和部队哨所开炮,1名维和士兵重伤。我看到,以军方也辩解称,他们已经“指示”联合国维和部队留在安全区域,以色列士兵“发现了对他们的直接威胁”,并“以火力回应了威胁”。这就是中东,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和平总是离这里太远,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强烈的炮火将你震醒,空气中总会弥漫着血腥味,让你知道,这才是你熟悉的中东。但这能消除仇恨吗?以色列赢得了一次次战场胜利,但却种下了一颗颗仇恨的种子。种子在发芽,在生长,最后又成为射向对方的子弹,延绵成新的战争。加沙的孩子长不大,很多中东的孩子长不大。当然,赎罪日这一天,以色列暂缓了攻击,但肯定不会放松警戒。因为以色列也有过惨痛的教训。51年前的1973年,正是趁着犹太人赎罪日放松警惕的时机,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突然发动大规模战争,以色列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最终以色列扭转了战局,但这是现代以色列历史上最惊险也是代价最高的一场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后,以色列和埃及都认识到,无法通过战争消灭对方,和谈才是唯一的出路。以色列和埃及历史性媾和,以色列向埃及归还了西奈半岛。埃及总统萨达特、以色列总理贝京,后来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当然,勇敢的萨达特,最终也付出了代价。1981年,他在赎罪日战争(埃及称十月战争)8周年阅兵典礼时,被国内的激进分子刺杀。所以说,在中东,和平更需要勇气,和谈者往往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现在的中东,还看不到这种迹象,更缺少这样的勇敢者。犹太人的赎罪日,中东战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平静之后,不排除是更猛烈的炮火。虽然以色列国防军表示,赎罪日这天一般不会再发布告示。但赎罪日降临不久,以军又“破例”发布了一条动态,带着愤怒说:赎罪日开始以来,已经发现从黎巴嫩发射过来的多枚火箭弹,还有,两架无人机从黎巴嫩越境进入以色列中部,一架无人机击中一座民用建筑,另一架无人机被拦截……可以预料,赎罪日过后,以色列肯定会加倍报复。也可以预料,以色列还惦记着伊朗,肯定也会袭击伊朗。还可以预料,伊朗也不是善茬,未必会咽下这口恶气。中东的局势,现在很诡谲。就在赎罪日前夕,普京和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都去了中亚,举行两人间第一次会晤;拜登和内塔尼亚胡终于又拿起电话,通了两个月来第一次电话。他们都必谈的一个话题,就是以色列和伊朗的下一步。这两个习惯打代理人战争的中东狠角色,现在干脆直接走到了最前台。一个掌握了核武器,一个在核门槛边,但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想想真挺可怕的。战场短暂的平静后,将是新的血雨腥风。或许,新的平静,要等一年后的赎罪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