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越南在胡志明市举行了大型庆祝活动,纪念越南战争结束和祖国统一五十周年。1975年的这一天,北越人民军攻克南越首都西贡,持续近二十年、造成约300万越南人和近6万美国人丧生的漫长战争就此结束。
苏林在庆典上致辞,他形容越战结束是“正义战胜了暴政”,还额外强调“我们的成功要归功于苏联和中国的大力支持”,以及“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进步人士”。随后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有来自三个友好国家的方队跟越南人民军、公安军一起参加了分列式,分别是中国、老挝和柬埔寨。此举被认为有强调中越友好关系的意味——越南官媒报道时指出,超过30万中国士兵在越战中支援过北越人民军。回顾世界各国的宣传叙事,特别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需要一些宏大历史事件来增强对内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于人口结构异常年轻化的越南人来说,许多人对这场半个世纪之前的战争了解甚少,通过近期越南官媒和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青年人都感到十分自豪。有媒体打出了这样的标题——“越南Z世代为50年前的军事胜利着迷”。阅兵式现场的花车和胡志明像。尽管南北越统一时胡志明已经逝世,但由于种种原因,越南还是习惯于把大多数历史功绩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并把黎笋时期淡化处理。2015年庆祝统一四十周年时,代表越共发表演讲的是时任总理阮晋勇(四驾马车排名第三),而非阮富仲。再往前追溯,2005年三十周年庆典时是时任越南国家元首陈德良(四驾马车排名第二)发表的讲话。受邀出席阅兵的外国方阵只有中国、老挝和柬埔寨,其中中方是首次参加越南阅兵。越战期间,老挝和柬埔寨跟越南同属一个战场,美军以打击越南补给线(胡志明小道)为借口经常轰炸柬埔寨和老挝,并允许地面部队和特种部队入侵柬埔寨以建立亲美政权。苏30MK2战机进行表演。目前越南空军的主力是35架苏-30和12架苏-27,最近传出有意采购约24架美国F-16V(F-16最新型)的消息——美国已于2016年解除了对越南的武器禁运。借古鉴今,下面以越战为例,聊聊美国“体面撤退”的故事。与今天蜻蜓点水般介入乌克兰不同,巅峰时期越南境内的美军一度有50万之众,1968年战争开支高达美国GDP的2.3%,同比例换算到今天相当于花了6000多亿美元/每年,是援助乌克兰金额的十倍。像前段时间被特朗普关闭的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个机构当时在南越有大量预算和开销,有人戏称其就像另一个“总督府”,比西贡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跟今天的特朗普类似,1969年尼克松也是打着结束越战旗号上台执政的。这一时期,尼克松从对苏关系、对华关系已经跟北越直接谈判等几个维度入手,尝试“体面撤退”。接下来的三年多里,美国和北越处于打打谈谈、边打边谈的状态,共举行了201次公开会议、45次高层闭门会议、500次记者会和1000次采访。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美国方面将谈判分为两种——公开会谈和秘密谈判,两条线同时推动,成果分阶段落实。1973年1月27日,《巴黎和平协约》正式签署,四个签字方分别为美国、越南共和国(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其中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是1960年底由北越支持成立的一个组织,大家可以理解为白区政府,民族解放阵线是它台面上的名字,背后为越共南方局。除公开协议外,美国还绕过南越政府与北越达成了诸多秘密条款,比如许诺不干预未来越南政局等——这一切南越政府都被蒙在鼓里。心急如焚的美国人在条约签订后的两个月就匆匆撤退,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给阮文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协议”本身并不重要,正如尼克松说的,美国只是需要一个“保持颜面、静悄悄、体面撤走”的遮羞布而已。1973年1月23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越南领导人黎德寿在巴黎签署停火协议后握手致意。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把那一年的和平奖颁给他们,但基辛格深知剧变将至,不敢去领奖,找了美国驻挪威大使代领,黎德寿则干脆拒绝去领奖。1973年,美军陆续从南越撤出,战场形势迅速向有利于北越的方向发展,南越统治区域逐渐被压缩至以西贡为中心的一小块区域。1975年1月,北越发起决定性攻势,南越方面则重演了1949年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的画面。最后时刻,白宫曾紧急要求美国国会批准给南越提供7.72亿美元军事援助,但国会否决了这一提案。事实上,1973、1974、1975年美国给南越的援助不断减少,对于一个已经决定放弃且即将失败的场子,熟悉经济学“沉没成本”理念的美国人显然无意再往里面砸钱。西贡陷落前的最后两天里,美军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侨行动——“常风行动”。当时有大批越南人乘船四处逃难,香港是首选地之一,由于连年战乱,北越和南越都有大量难民赴港,导致越南人因意识形态不同经常在香港街头火拼打架。很多越南人因无正经工作,被黑社会吸纳沦为打手,甚至在道上诞生了所谓的“越南帮”。尼克松在做撤出越南的政策说明。与面对类似局面的前任相较,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更加“民科”一些。“今年是越战结束50周年,美国在越战结束前有所谓‘越战越南化’的策略,就是美国想逃离一个战场时,就会让战争‘当地化’,阿富汗、乌克兰皆然,台湾也要当心未来台海若有冲突,美国是否也把台湾问题台湾化?”
“台湾人都知道,美国对台政策的形成不是出于爱台湾,而是因为台湾是用来对付中国大陆的一枚重要棋子。利用外部强权来实现自身政治目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多宣称‘支持’台湾的西方政治人物几乎不了解台湾地理,更不要说历史和文化。”
近期,俄乌局势的发展似乎正不断印证两位学者的判断——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特朗普本人接连对乌克兰战争做“撇清式发言”,鲁比奥称:“这不是我们的战争,我们没有发动这场战争。美国过去三年一直在帮助乌克兰,我们希望它结束,但这不是我们的战争。”“俄乌冲突是拜登的战争,我只是想帮帮忙,这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乌克兰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冷战历史。
赞
赞
已有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