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印巴军事冲突只用四天时间就结束了,但印巴之间围绕这场短暂战争的舆论战还在继续,而且,舆论战的精彩程度与空中较量相比,也不遑多让,印度在舆论战中的表现比空战也更为搞笑。
莫迪对舆论战是高度重视,亲自披挂上阵,在5月12日发表全国讲话,称印度“在战场上全程碾压巴基斯坦,辛杜尔行动更是成果斐然”“印度制造武器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如今,印度制造国防装备在21世纪战争中大显身手的时代已经到来。”

看着这些牛逼闪闪的文字,还以为印度这次取得了空前大捷。
因为此前巴基斯坦军方称,巴方从未主动要求停火,停火是印度主动提出的要求,还请求了两次,莫迪也对此做出了回应,“巴基斯坦的军队非常傲慢,但当我们摧毁他们时,他们向全世界乞求,要求降级,并打电话给我们的军事行动总监乞求停止。”
印度在舆论战方面真的很努力,很想让世界相信这次的胜利者是印度,但莫迪5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篇散发着浓郁鸡汤味道的贴文,出卖了自己,默认了真实战况远没那么乐观:
“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分数感到略微沮丧的人,我想告诉他们:一次考试永远无法定义你。您的旅程要大得多,您的优势远不止于成绩单。保持自信,保持好奇心,因为伟大的事物在等待着您。”
让莫迪特别糟心的是,巴基斯坦的空军账号在莫迪的鸡汤文后面,跟帖“6:0”,还附上了一张今年2月23日德甲多特蒙德6:0击败对手柏林联合的画面。

中国人讲究做人留一线,打人不打脸,巴基斯坦好不容易在战场上风光一回会,可不讲究这个。
莫迪估计要气得血压飙升了。很明显,莫迪这是在给士气低落的军队打气。因为这次印度军队、特别是空军的表现很糟糕,空战六比零的结果让印度几十年的努力换来了一场新的羞辱,还让印度人的盲目自信成为新的笑话,同时,也给莫迪以及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带来一场很大的政治压力 。
莫迪现在首先关心的是如何减少这场军事失利给自己带来的政治冲击,避免其成为自己的政治危机,其基本操作是用舆论战的努力掩盖军事战的失利,坚决不承认印度吃亏,还要在印度国内进行宣传造势,搞出举国欢庆胜利的舆论氛围。印度执政的人民党还决定,从5月13日到5月23日,在印度全国范围启动为期10天的爱国胜利宣讲活动。丧事喜办,谁也比不过印度人。
但真相毕竟是遮不住的,而且,这种做法只能忽悠一下印度那些正在被民族主义上头的普通民众,对于亲历军事冲突的印度军方,这种掩耳盗铃的手段起不到多大效果,所以,莫迪又不得不在丧事喜办的同时,又忙里偷闲熬制了一碗量大料足的鸡汤,给军队鼓劲。
这篇鸡汤文还是有真料的,字里行间承认了印度军队这次表现战局不利,得分不高。这就有意思了,莫迪在那边鼓动全民狂欢胜利,庆祝并不存在的“军事大捷”,这边莫迪却在安慰自己的军人,不要因为这次表现不好就丧失信心。这种扭曲操作也只有印度的赢学才能驾驭,反正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可能是别人。
印度赢学和日耳曼赢学,正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交相辉映。在北美大陆,懂王在舆论上也迫切需要用赢学处理与中国的关税谈判。中美日内瓦会谈的联合声明发表后,白宫就发表声明,标题是“特朗普总统为美国赢得历史性贸易胜利”。

虽然印度的实力和美国没法比,但印度人在赢学领域的造诣,让以懂王为代表的日耳曼式赢学都不太够看,懂王在赢学方面,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现在印度和美国赢学需求旺盛的原因,是自身硬实力不足以实现预定目标,就用舆论的优势制造出胜利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莫迪政府需要继续鸡血来鼓舞自己国家的民众,特朗普政府也需要用赢学证明MAGA不是白日梦。印度不能承认输给巴基斯坦以及背后的中国,美国也不能承认在贸易战中向中国妥协让步。
美国政府现在和印度政府在舆论方面表现出相似的风格特点,也并不奇怪,因为美国在未来继续衰退的一大演化方向就是印度化。现在莫迪和特朗普舆论操作方法趋同,等于是美国的印度化在舆论上已经先行一步。
但这样的操作,并不是没有代价的,除了容易麻醉自己,还很容易让自己沦为世界的笑柄。印度的莫迪政府现在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成为世界茶余饭后的谈资。特别是莫迪,为了防止这次军事失利演化成自己的国内政治危机,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在舆论战上面加大马力。
毕竟这次军事上的失利,后劲实在太大了,其严重性比起1962年在军事上输给北方邻居,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北方邻居在抗美援朝中打败了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而巴基斯坦整体实力与印度不具备可比性,还是印巴前几轮冲突中的手下败将。要不是因为有大国的支持,巴基斯坦根本挺不到现在。
巴基斯坦虽实力不行,经济更是一团糟糕,但胜在地缘政治中的站队选择正确,证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全世界有那么多需要进口武器的国家,巴基斯坦是为数不多的信任中系武器的那一个,所以,随着中国工业与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武器装备也正在经历飞跃式的发展,巴基斯坦也搭了一把顺风车,与印度万国牌武器的较量中,成为了赢家,腰杆从未有过的硬朗。
有了这种底气,巴基斯坦与印度的舆论战也进行得有声有色,而且比印度更有章法,产生的打击效果更佳。早几天,巴基斯坦国防部账号转发了中国自媒体“豪哥哥”的视频,现在巴基斯坦空军的账号又直接在莫迪的社交账号下面踢馆。
但凡印度有一点底气,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羞辱,但莫迪有什么办法呢?

印度这次在与巴基斯坦的空战中吃了大亏,在与巴基斯坦的舆论战中也没有占到便宜,等于输了两次。
印度更不愿意看到巴基斯坦背后的大国从印巴冲突中受益,但事与愿违,这次巴基斯坦的胜利,以实战形式验证了中系武器的整体先进性,有利于中国武器的出口,但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让世界看清了大国的真实实力。
这里的世界,既包括美西方阵营,也包括其那些在中美之间选择观望的国家,还包括大国自己的很多民众。
与印度长期的过分自大,自我催眠不同,大国有很多人长期陷落在不自信和自我质疑当中不能自拔。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感染了“西方中心主义”,患上了严重的“逆向民族主义”,他们不但要否定新中国的体制,还要质疑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他们管这个叫独立思考后的理性判断,他们要让中国人也接受这样的认知,这就是所谓的“启蒙”。
因为中国的飞速发展,在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上对领先的西方形成了赶超之势,现实和他们的认知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冲突,这些人对中国的发展也患上了焦虑症和恐惧症。中国没有按照他们希望的模式发展却变得日益强大,相反,采取他们推崇模式的美西方国家,衰落之势更加明显,这让他们的精神承受着日甚一日的挫败感,处于痛苦的精神撕裂状态。
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这帮人还在公开主张投降,称“现在是中国向美国投降的最好时候。”当时,那个叫马臣的人写的投降文,还得到了大量的转发。而现在,面对升级的贸易战,中国人充满自信与豪迈,还开玩笑说,现在是特朗普投降的最好时候。
中国人正在迅速重建自信,但客观地说,现在我们的整体自信与我们的实力还是不匹配的,因为我们仍然有一批人在精神上没有站起来。这一次印巴冲突的结果,让他们也很难堪。因为,印巴之间的这一场局部军事冲突,虽然还没有形成全面的军事战争,也只是发生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但都知道印度的背后站着美国、欧洲,而巴基斯坦主要背靠中国。印度在战场上的失利,也代表着美西方的一次挫败。

特别是巴基斯坦军方用中国的歼-10C打掉了法国的阵风,而且还不止一架,让西方近代史二三百年建立起来的武器先进形象遭遇了重击。阵风是欧洲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据说在2009年空战演习的近距离模拟格斗中,凭借先进的气动布局和飞行员的高超技术,两次锁定美国F-22,和“台风”一起成为欧洲军事航空工业的扛鼎之作。而歼10在中国是相对落后的机型,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就被发现孤零零停在露天展区少有人关注,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所在角落里头顶塑料布还被人拍到了照片。这次在印巴空战中,“阵风”歼-10C对阵,其中的三架被歼-10C发射的霹雳-15导弹变成了废铁。
正如网民所说,这次短暂的印巴冲突给某些国家和地区的震撼,不亚于当年海湾战争给我们的震撼。
印度的表现连累了法国的达索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并不承认阵风的性能不如歼10C。法国媒体一会说阵风是印度人自己打下来的,一会怪印度人没有按说明书操作飞机。也有人相对公允地说,阵风被击落不是输给了歼-10C,而是输给了中式作战系统,败给了"预警机-数据链-导弹"三位一体的作战网络,这套体系除了歼-10CE,还包括ZDK-03预警机、PL-15导弹......
其实系统之间的差距,比单机之间的差距更难追赶,因为这种体系差距更反映了工业系统能力之间的差距,更能说明差距之大的是,巴基斯坦现在采用的系统只是中国15年前的技术版本。而中国整体工业能力正在随着产业升级而更全面。

巴基斯坦这次还用枭龙战机用高超音速导弹击中了印度军方的S-400防空系统。尽管印度政府一再否认,但印度地方媒体报道S-400防空系统的操作手在巴基斯坦攻击中阵亡,可以证明巴基斯坦至少击中了S-400的部分设备。
印巴之间的舆论战,到目前为止,是巴基斯坦完胜,巴基斯坦给出的信息可靠性远超印度。
印度越掩盖失败,就失败得越多。这场军事冲突对世界军事格局产生的影响却比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更为深远,对世界地缘政治的影响,这才刚刚开始。世界将更加关注真正的东方大国,对东大的军事及综合实力进行重新评估,而这对于接下来的我们应对美国的遏制行为极为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