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多次联袂推荐的年度大剧《长安的荔枝》,收视率,扑街了。
除了情节,节奏拖沓,再加上剧里戏份颇重的那尔那茜,恰逢高考季,却被卷入高考移民的漩涡,有越来越多的网友,质疑剧组选角不谨慎,呼吁剧集先停播。

长安的荔枝,长安却本没有荔枝,
就像内蒙的委培生,却和内蒙没球关系。
今年过年看贺岁片的时候,我就很纳闷,作为土行孙的妻子,邓婵玉在《封神演义》的原著中,明明只是个对故事主线不起任何推动作用的配角龙套,
却被乌尔善史诗级加强,在他执导的电影《封神二》里,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女主,
电影甚至还屏蔽了邓婵玉的原配夫君土行孙,硬给姬发和邓婵玉,设计了一段“爱江山,还是爱美人”的尴尬感情戏。
随着最近,电影里邓婵玉的扮演者,那尔那茜的家庭背景被曝光,我才哦的一声,恍然大悟。
那尔那茜的父亲赛纳,是央视的金牌制片人,早在25年前,就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当时的知名记者、如今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志一道,采访了历史上唯一被执行死刑的国家领导人。
而《封神》三部曲的编剧冉平,曾是央视的御用编剧,95版武则天和98版水浒,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而且他对蒙古题材,好像情有独钟,不仅担任了电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编剧,出版的长篇小说《蒙古往事》,还入围了第7届茅盾文学奖。
这么看,塞纳的女儿那尔那茜,在冉平编剧、蒙古族导演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电影里,扮演一个开挂到离谱的邓婵玉,好像也就不那么离谱了。

更离谱的,是那尔那茜的母亲。
那尔那茜在2008年,以定向委培生的身份,凭借179分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而历史上,上戏一共就招收过两届的内蒙委培生,而那尔那茜的母亲敖登高娃,就是1982年第一届的委培生。
更魔幻的是,当妈的,和女儿一样,也是毕业后,拒绝履约返回内蒙,而是留在了上海,并且1986年刚一毕业,就担任了电影《两对半》的一号女主,
后来更是转型制片人,并进入上戏任教。
结合她后来改名张丽华,特意淡化自己的蒙古族色彩,
难怪有人怀疑,在40年前,能这么操作,厉害的,其实是那尔那茜的姥爷,保不齐背后就是那几个草原上的显赫家族。
最可气的是,那尔那茜,居然还在今年高考期间,登上央视新闻,给考生们送祝福,
这就不只是“偷吃了肉,还吧唧嘴”的恶劣了,简直是“自己吃饱了,还往别人碗里吐痰”的恶劣了。
如果声讨有用,朝堂上的诸公,早就把董卓骂死了,所以,关键还是要依法,令其付出惨痛的代价。

综合各地政策和司法实践,
定向委培未履约的毕业生,不仅要全额退还已享受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补助等财政补贴,
福建省,还会主张5倍的违约金,江苏省,还会禁止违约者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广东省,还会将违约者列入失信名单,
现在,处理问题的主动权,交到了内蒙古相关部门的手上了,
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年久失察、管事的都换了好几茬了?还是让那尔那茜,成为又一比肩董小姐、朱婷妹、黄杨耳环、蒋哈佛的奇葩存在?
离今年内蒙古公布高考成绩,已不足48个小时了,且拭目以待吧。
文章的最后,套用那尔那茜的爸爸,于2016年5月,在题为《新闻调查的内容和样式》的发言中的一句话,来收尾吧:
我们对真相的渴望,如同对谎言的痛恨般强烈,但是我们坚信谎言终将散尽,只有真相永存。
辛辣,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