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教师编制正在消失,教师行业将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中国的教师过剩危机正在快速蔓延,200万教师编制正在消失,一场社会大变局,已经来到我们面前。

最近我看到了两个触目惊心的新闻:

一个是北师大发布的数据,根据他们的调查预估,到2035年,全国将有150万个小学老师和37万个初中老师岗位过剩,如果再加上高中老师,那全国将有200万个教师编制凭空消失。

图片

第二个是各地教育系统的大改革。

天津西青区推行了《中小学教师聘期管理实施方案》,彻底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以后考核合格才能留聘,不合格的直接开除,颠覆了中国几十年的教师职业制度。

还有江西省的教师大缩编,2020年的时候,江西全省计划招聘教师的人数是20775人,这才短短5年时间,招聘人数就直接暴跌到了2146人,降幅高达90%。

更夸张的是福建厦门,他们明确表示:以后招录的部分老师,就没有编制了,大家都是合同工,不要再想铁饭碗的事情。

种种迹象表明,教师=铁饭碗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你现在去当老师,可能不仅得不到任何保障,在未来极大概率还会成为“高风险”人群。

图片

不要觉得我在危言耸听,我们来看看国内外两大客观现实:

先说国内的情况。

2018年,中国的新生人口是1523万人,这才短短7年时间,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900万人,跌幅高达41%,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35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总数将会直接减少3000万人。

当学校的生源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答案是两大变局:

第一大变局,学校出现关停潮。

由于中国新生人口减少主要是2019年之后的事情,按照3岁左右入学的标准去算,从2022年开始,中国的教育系统就会明显感受到生源减少的冲击。

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数据显示,2022-2023年短短两年时间,全国总共关闭了2.04万所幼儿园、5600所小学,其中生育率最低的东北地区是学校关停的重灾区,据东北当地人表示,他们在身边问了10个人,有5个人都说自己的母校已经倒闭,由此可见东北学校关停的现象有多么离谱。

图片

第二大变局,师生比失衡。

按照中国教育系统的标准,小学里面,每13.5个学生就应该配一名老师,初中则是每19个学生,配一名老师,只要达到了这个标准,就说明当地的教育系统运转相对合理,可是国内部分地区师生比已经严重失衡,比如说前面我提到疯狂缩编的江西省,为什么他们要大幅减少教师编制?

因为老师实在是太多了,根据数据统计,江西万年县的小学师生比达已经达到了1:13.18,初中则更加离谱,达到了1:10.48的惊人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整个县里面有12%的老师出现冗余,给当地财政带来了明显的负担。

面对这样的困局,我知道很多教师朋友会说了,那就大班改小班啊,以前60个人一个班级,现在改成30个人一个班,还不行后面就改成了15个人一个班,这样总能解决教师过多的问题。

图片

理论上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现实往往比理论要更加魔幻。

就拿日韩来说吧,他们在20-30年前也面临着和我们一样的困境,他们是如何解决教师过剩的问题的呢?是用大班改小班的方法来化解的吗?

根据我查到的资料,日本在90年代也出现了教师过剩的现象,为了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他们主要做了三大措施:

第一, 缩编和把教师改成临时工。

他们在5年的时间里缩编了60%,显著降低了财政压力,然后把全国临时教师的比例提升到了1/6,这些临时教师工作内容和有编制的老师完全一致,但是收入只有他们的1/2。

第二, 大幅增加工作量。

他们当时搞了一个非常奇葩的制度,就是全科教师要参与行政兼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本来是一名英语老师,以前只用管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就行,现在不行了,学校要求你还要负责一些行政工作,比如说接待家长、整理文件、协助招生等等,总之,就是用学科老师去干以前行政老师的活,从而省下了招聘行政老师的工资。

通过这个改革,日本教师的周工作时间,从50小时直接暴增到了62个小时,导致很多老师过劳死或者辞职。

第三, 对教师的身份进行改制。

以前日本的教师基本等同于国家公务员,可是2003年的时候日本法律规定,教师将不再享有公务员待遇,教师的工资将由地方自己负担,可是地方哪里有多的银子?于是就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教师降薪潮,通过这种方式又消化了一部分过剩教师。

图片

看完日本,再来看隔壁韩国人的解决思路。

韩国的教师过剩危机出现得要稍微晚一点,大概是2010年开始集中爆发,他们也想了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教师轮岗制。

要求韩国的教师每5年必须强制跨校流动,如果是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的轮岗,那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如果涉及到跨省、跨市的岗位调动,那很多老师就只能被迫辞职,通过这种方式,消化了一部分库存压力。

第二,提出了提前退休计划。

比如说假设有一个韩国老师本来是60岁退休的,结果现在学校岗位不足,需要给年轻人腾位置,那怎么办呢?韩国的学校就会要求50岁以上的老师提前退休,然后会给他提供1.5倍的年薪补偿,大概意思就是,给你一年半的工资,你提前10年退休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韩国大量的教师提前离岗,减轻了财政压力。

第三,要求教师继续教育。

不要以为只有学生才有考学的压力,韩国的老师一样也有考核压力,很多韩国学校规定,每一个老师每3年必须修满120个学分,达标的可以继续留任,不达标的可能就会开除,通过这种方式,让很多教师非常焦虑,有的人受不了这种压力,最后就只能离职。

图片

当然,日韩的案例只能当作一个参考,我们国家的体量和制度和日韩完全不同,所以解决方案上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绝对不可能只用大班改小班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财政压力太大了,根据我查到的数据,在国内很多县城,教师的工资支出普遍占县级财政支出的10%左右,甚至在部分奇葩县城,这个数字逼近30%,这是一个非常夸张地数据。

在土地财政红利期结束,教育生源大幅减少的今天,学校拿到的资金相比以前也出现了断崖式的腰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全部按照大班改小班的方式去执行,恐怕并不现实。

原因很简单,假设原来一个班60个人,现在大班改小班,一个班缩减到20个人,理论上可以多容纳2倍以上的老师,但是新开班级,会增加大量的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学校的基础设施也要跟着升级,这全都要花钱,我们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你觉得学校会不会不计成本的来做这件事情?

图片

所以大班改小班肯定只是解决方案之一,要想彻底解决教师过剩的危机,我个人认为,可能还会实施以下几种方案:

第一, 学习江西赣州的方案,将小学老师进行再培训,让他们去教初中,缓解小学的教师过剩压力。

第二, 将冗余的教师进行技能再培训,让他们去中职中专、老年大学、家庭教育指导等公共机构去教育新的群体。

第三, 将多出来的老师进行跨学科转型,比如说很多学校美术和英语老师太多了,科学和物理老师却严重不足,那可以对美术和英语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分担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

第四, 缩紧教师编制准入的门槛,减少教师的流入,同时等待婴儿潮那批老教师办理退休程序,对冲生源减少的压力。

第五, 对于部分自愿转行或者想要提前退休的教师,给予足额的资金支持。

图片

总而言之,以我国的国情和制度,已经有编制的教师不太可能会直接失业,但岗位调整和收入调整是极大可能发生的事情,至于还没考但是想要当老师的人,我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非必要不要当老师!如果一定要当老师,那就一定要考一个有编制的师范。

这无关个人能力问题,而是当一个行业明显已经过了发展的红利期,普通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远离,就和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是一样的道理。

已有15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