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不思悔改!

2025年07月01日

6月26日,马英九在甘肃敦煌的一场活动中,突然脱离演讲稿,开始输出自己的观点。

他声称,两岸应该“和平民主统一”,和平就是不要使用武力或者是武力的威胁,民主是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

马英九的举动,有突然袭击的意味。

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

马英九本趟行程持续14天,从6月14日到27日,他带了一个台湾岛内的青年团,先参加福建的各种活动,随后到甘肃,参观航天发射场,并参加在敦煌举行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起初,这趟行程的目的是文化交流,不谈政治。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此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如今马英九基金会所做的,就是把台湾青年带出台当局用谣言营造的 “楚门的世界”。

只不过,马英九又何尝不是活在另一个楚门的世界里?

6月26日,在敦煌的活动中,马英九发表演讲,本来演讲内容都是一些官方内容,但说着说着,突然来了个脱稿输出,就是文章开头所讲的,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不要使用武力。

傻子都知道,以台湾的现状,不可能和平回归,不适用武力,永远不可能统一,从来并非我们喜欢武力,而是选项只有武力,和平统一就是骗人鬼话。

至于尊重台湾人民意愿,更搞笑。什么年代了,还有谁不知道台湾的真实民意?

马英九为什么要脱稿输出、突然偷袭呢?

表面上,是岛内的压力所致。马英九带着一帮学生,来大陆进行14天的交流活动,绿营是很不爽的,不少人希望他别回岛内了,于是马英九得通过打脸大陆的方式,表一下忠心。

不少正规媒体和自媒体,都是这么解读的。然而,这个理由说不通。

要知道,马英九来大陆进行交流活动,早已不是第一次,光是这几年就来了四次,哪一次绿营没有反对?哪一次绿营没有威胁?哪一次马英九真的被惩罚了?

所以,马英九的压力就不是个事。之所以脱稿输出,本质上还是他本人的问题。

熟悉时政的朋友都知道,马英九是个暗毒,俗称独台。他的政策就是“三不”:不独、不统、不武。

翻译一下,就是继续捞好处,维持现状。

马做出“三不”政策的原因,是国民党又没希望回到大陆,又想继续吃大陆市场的红利。

2010年,马英九任内,两岸签订了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大量的台湾商品,获得减税进入大陆市场的待遇,而大陆企业却没有类似待遇。

到2023年,台湾企业从ECFA中获得减税金额,高达550亿,而大陆企业的减税金额,仅为台湾企业的十分之一。

最能体现“三不”的,就是服贸了。

2014年,大陆和台湾签订了《服务贸易协议》,准备扩大对台湾的服务贸易进口。在《协议》中,台湾几乎是占尽便宜,对大陆的扩大项目屈指可数。

不得不说,如果这事让马英九干成,大陆的经济蛋糕,会被台资切走一大块。幸亏,民进党不想看到这一幕,于是集体搞事情,占领了立法院,迫使服贸中断。

民主党虽然坏,但偶尔也能干一件好事。

在马的八年任期内,并没有拨乱反正。比如,阿扁修改的教科书,马英九没有改回来的意思,只是在临下台时进行一些微小调整,就这也没有成功。

刚遇到民进党反对,就缩回去了。

同时,马英九在其八年里,大力提拔台湾本土派,也就是吴敦义、江启臣这些“蓝皮绿骨”的人。到马英九卸任时,“蓝皮绿骨”在国民党内已占据绝对优势。

这些活动不可能改变马英九,也不可能改变他带来的学生的思想。

好的就给你说几句场面话,不好的,就像马英九一样当场输出。

对于马英九的输出,我们是怎么回应的呢?

某办是这样说的:“台湾是两岸中国人的台湾,台湾的前途命运,要由两岸全体中国儿女来共同决定”。

不少媒体,将这番话解读为对马英九的不点名批评,但说实话,我觉得不点名批评是不够的。人家都骑脸输出,当场打脸你了,你还不点名批评?

说实话,要是这个态度,下次马英九保准还来,反正一路骗吃骗喝还能看风景,临走前,踩一脚大陆也没任何后果。

马英九,是当今蓝营定位的缩影,它们以为,虽然丢掉了大陆,也丢掉了台湾的执政权,但靠着和大陆的渊源,自己可以通过当中介,让国民党活下去。

马英九为什么要在“三不”政策下,和大陆交流呢?

因为完全不接触,两岸渊源断了,国民党是打不过民进党的,民进党在岛内语境里属于本土势力,国民党被扣了个外来势力的帽子,天然就矮一头。

所以,国民党的办法就是,一方面拒统,一方面加强与大陆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需要一个中间人,考虑到民进党实在太绿,做不了中间人。

这个大红利,自然会落到国民党头上。有了两岸中间人的生态位,国民党就能继续存在。这就决定了,马英九会维持“三不”政策,不可能悔改,你请他公费旅游一万次,他也是这个调子。

以前我们需要马英九的配合,是因为实力还不够,需要他多少牵制一下绿营,即使没太大作用。而现在的两岸实力对比决定,蓝营是否配合早已无关紧要。

那么,维持过往的“中间人”模式就没有意义。蓝营既无牵制绿营的作用,又索要各种资源,咱们光有付出没回报,偶尔还要被偷袭,没必要再投入。

是时候改变了。

只不过呢,长期的交流,让不少人的思维转变不过来,还认为所谓的两岸交流很重要(当然,也有可能是利益的原因),终于有了被打脸的尴尬时刻。

只能说,打得好。

俄罗斯为啥把“俄乌战争”打成了夹生饭?

一个原因,就是内部战和不定。

台湾问题,如果也是一会儿和,一会儿战,那也得出大事。马英九等人很喜欢说,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

但历史一再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必须用强制手段解决。

比如南北战争时期,如果林肯尊重美国南方人民的意愿,就不可能打赢内战。

已有9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