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度只是中国的百度!

2025年07月08日

出国就不能用百度导航,但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可以用谷歌导航,但凡出过国的人都知道这个现实以及常识。
刚到尼泊尔,想到这么个对华非常友好的国家应该可以百度导航了,于是就试着用了百度。与许多国家根本用不了百度导航不同,尼泊尔的确可以用。但是,请注意但是,使用的效果令人非常失望,甚至是愤慨。
到达加德满都之后,开始打车去预订的酒店。酒店在王宫广场附近,通过携程订的。上车后我用百度导航,司机用什么导航我没有注意。到达离目的地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司机的导航似乎有些迷糊,他开始停下车问路。王宫广场附近很显然是车水马龙的,交通很拥挤。我看看我的百度导航,只有几百米,于是就很自信地让司机结账,我自己步行过去。
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百度导航把我导到了离真实目的地相去至少500米之外的地方。那地方是个巷子,只有居民和一些临街的家庭门店,根本没有酒店的影子。
问路也很无奈,没有人知道这家中文名为“加德满都精品酒店”,英文名为 Kathmandu Boutique Hotel 的酒店。在问了好多人,转了好多圈之后,我开始改用谷歌导航。然后一切问题都没有了,谷歌的导航误差为零。
说实话,我气得大骂百度好一阵。骂完之后,我就在想,百度在国内的导航是无可挑剔的,精度非常好。可为什么到了国外会这么差呢?
正常人马上会想到,百度一定是想集中精力做好国内,力争在国内的竞争中相对谷歌具有绝对的优势。事实上,我们也应该感谢百度,因为有了百度在国内的做优做强才可能抵御谷歌的垄断,从而能够保护我们的地理数据安全。也正因如此,当我们在国内导航时,从来都不会因为没有谷歌而有任何不良感受。
然而,百度虽好,却只在国内好。一旦出国,百度就基本不能用,或者能用也是精度太差,差到令人啼笑皆非。相比之下,谷歌虽然在中国国内竞争不过百度,但除了中国之外的任何地方,几乎无不是谷歌的天下,百度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百度在经营好中国的同时,对国际市场根本没有用心。换句话说,百度只是中国的百度,不是世界的。相比之下,谷歌却是世界的谷歌。两相比较,谁更牛掰,谁更代表世界和未来?
走在加德满都的大街上,问路也好,消费交流也好,发现这里的情况与网上那些网红们讲的完全不是一码事。除了开中餐馆的,我实际上碰不到一个能讲中文的人。与之对应的是,我没有碰到一个不会讲英文的人,包括男女老少,包括小学生,基本都能用英文进行基本的交流。
我知道这地方曾经是英殖民地,也知道如今依然是印度的附属国,但尼泊尔在经济事实上已经严重依赖中国。用尼泊尔司机的话说,他们所有的基建,包括道路桥梁和城市建设,发电站等基础能源建设,几乎都是中国援助或合作建设的。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的情况之下,他们为什么依然是学习和使用英文,而中文并没有受到应该有的重视呢?
这种情实不只存在于尼泊尔,在老挝、越南、泰国、印尼以及其他地区的许多国家也基本都是这个样子。在这些国家的人们看来,中国代表经济发达,中国人代表脑子好使,与中国合作代表互惠互利,但是,他们的学校依然是首推英文学习,他们尤其是他们中精英阶层的子女依然是首先去美英留学。他们的人民除了母语之外只会讲英文,哪怕他们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再深入也是如此,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我想,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百度与谷歌的区别。
不要以为开设一些孔子学院就能传播与弘扬汉语文化与中华文明,百度若能像谷歌那样成为世界的百度,这恐怕比建设 N 多所孔子学的影响都要大 N 多倍。而且,这种影响一定是决定性的硬影响而非软弱无力的所谓“文化交流”的影响。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好,“一带一路”合作与交流也好,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的国际化战略也好,我们首先要的是国际化的眼界与格局,就像谷歌那样自始至终将自己定位为世界的谷歌。
如果有一天,百度是世界的,微信是世界的,抖音也不再分内外版,一个世界的中国就真的到来了。如果百度只是中国的百度,那么这一切就一定会很遥远。如果中国的不是世界的,那实际上就是关起门来享受自己的牛掰。
已有12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