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性,其实是最不容易的人!

2025年07月09日

图片


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你要学会逆向思维。因为有时候很多事情都只是表象。


就比如说:声音最大的弱势群体,一定不是最弱势的,甚至可能是最强势的。


如果一个群体真的是弱势群体,那么即使是在舆论场上,也不会显示出强势的。


就比如说普通年轻男性,你翻开全球的舆论场,基本很少有媒体或者学者愿意去研究这个群体的不容易。


但是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可能这个群体才是最不容易的。


我现在经常看见一种说法,就说现在生活压力大,年轻人结婚都不容易。


这个“都”,其实是让我非常疑惑的。


因为按照我们社会目前默认的情况来说,房子是要求男同胞来买的,彩礼是要求男同胞出的,车子也是要求男同胞买的,男同胞的收入和岗位是必须过硬的,等等吧。


所以这么一算的话,你就会发现,男同胞确实不容易,这真的是要达到很多要求,才会被舆论看作是有资格结婚,否则就容易被骂是穷屌丝,活该单身一辈子。


但是反过来说的话,那不就意味着其实男性挑的担子很大吗?所以我一直都不理解,为什么舆论上,总会在各个平台评论区看见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说“都”不容易。


这个“都”究竟体现在哪里?


如果说彩礼是两个人一起出的。


房子是两个人一起出钱还的贷。


车子是两个人一起出钱买的。


三金和改口费也是两个人一起出的。


两个人的收入和工资也是差不多的,不需要男方特别高。


那就确实是“都”不容易,确实是两个小夫妻在相互扶持,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我是非常认可和支持的,但是......


可能是我笨吧。


看了看最近几年的新闻报道,我看到有很多男方的高额彩礼人财两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我也没有同情这些舔狗的意思,我觉得这都是自找的,但是我也很奇怪。


你说怎么就没看见?对方给高额嫁妆然后被骗的新闻?也许有吧,反正很少。再仔细看的话发现,好像并不存在高额嫁妆这个负担。


而且同时官方也在说要治理高额彩礼。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结婚主要是让男方这边在大出血。我不知道这个结论对不对啊?有可能是我说错了吧。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产生了这样一种本能的预感,可能是男方这边在大出血。


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头说:


“声音最大的弱势群体,一定不是最弱势的,甚至可能是最强势的。”


你看,要是非男性群体不容易,那肯定是会被广泛的报道和描写。


可如果要是年轻男性群体不容易,那甚至不能单独说这个群体不容易。只能说都不容易,通过“都不容易”这个概念,淡化了对于年轻男性群体的关注。

已有11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