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号海试倒计时,一艘076凭什么被吹上天?

2025年07月14日

自从076首舰四川号吊装双舰岛后,也是很久没聊了,主要是新装备太多,不过,最近又出现了不少新动态。


社交平台上图片显示,目前四川号正停泊在沪东船厂的系泊舾装码头,挡焰板高高竖起、甲板上挂满彩旗。可不是随便摆摆造型,这是海军舰艇重大行动的仪式感,通常意味着海试、入列或重大任务。



毋庸置疑,四川号海试即将开始,这艘排水量超四万吨的钢铁巨兽,正从造船厂的摇篮迈向大海的战场。而它的身份,其实早已引发争议:明明是个两栖攻击舰,凭什么被冠以航母之名?


其一,四川号的甲板设计打破常规,采用全直通式布局。这意味着舰载机起降不再需要绕圈找角度,起飞跑道更长、降落空间更充裕。


配合电磁弹射,舰载机起降效率翻倍,短时间内可形成密集空中打击波次。这种设计,让四川号既能执行传统两栖攻击任务,又能承担航母级的空中压制,堪称一舰多用的典范。


图片


其二,双舰岛设计,前岛装的是055大驱同款雷达,专门负责看路和电子对抗;后岛专心管飞机起降,让战机起落像流水线一样丝滑。


这操作分工明确,堪比手机分屏。不仅优化了甲板空间,更让多线作战成为可能,就算在乱成一锅粥的海战中,也能保证指挥不断线。反观美国那单舰岛设计,现在看就像老式手机,用单核处理器。


图片


其三,万能搭载能力,两栖登陆叠加航母空战,这波操作,相当于把两栖舰和航母的优点缝在一个船体上,堪称六边形战士 


可能有人质疑:把两栖舰当航母用,是不是功能重叠?实则不然。两栖舰的坞舱能搭载登陆艇和气垫船,航母做不到;而航母的舰载机规模,两栖舰又难以企及。


四川号的出现,正是功能融合的产物,平时作为两栖作战核心,战时变身空中打击平台,这种变形金刚属性,恰恰是未来海战的趋势。


图片


当然,其最吸睛的,必须是电磁弹射系统,你像咱们辽宁号、'山东"号,依靠滑跃甲板起飞舰载机,虽实用但受限,舰载机只能半油半弹起飞,作战半径与载弹量被迫压缩,战斗力大打折扣。


四川号直接搬来航母同款电磁弹射器,能量输出精准可控,既能弹射歼-15T、歼-35这类重型战机,也能轻松放飞无人机。重要的是,它不仅能射,还能让舰载机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瞬间拉满,这空中打击能力,妥妥的航母配置。


图片


更为关键的,它还是性价比之王,四川号作为两栖舰,相对于传统航母而言,造得快,养得起,成本相对可控,一旦形成量产规模,中国海军将拥有多艘准航母级战舰,形成狼群战术,老美再强的单舰,也怕数量碾压。


回想咱们航母进化史,从辽宁号蹒跚学步的滑跃起飞,到山东号自主建造的逆袭,再到福建号电磁弹射的飞升,中国海军用不到20年,就走完西方列强百年的航母路。


这时候,再看看其他国家,印度维克兰特号,还在为适配舰载机愁秃头,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三天两头闹脾气,意大利加富尔号,吨位小得像营养不良……


图片


现在四川号又海试在即,作为看着中国海军从近海小船发展成钢铁巨舰的老司机,我负责任地说:这绝不仅是多了一艘大船那么简单,电磁弹射、双舰岛、无人机群,背后是中国海军从跟跑并跑甚至领跑的决心。


说白了,未来的海上战争,拼的就是技术创新,而四川号就是这场军备竞赛的尖兵。


至于战力能不能比肩辽宁山东?等海试数据出来,咱们拭目以待。

已有18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