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赚钱,不丢人!

2025年07月14日

昨天饭后,跟阿姨产生一场有趣的对话。


她吐槽道,孩子毕业工作已经三年了,结果还得从我这拿钱。


很郁闷,为啥堂堂本科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那么难,工作也很努力啊,天天加班,干了三年,结果工资6000来块钱,还不够自己花的。


我问什么专业?


她说会计。


会计,拿这个工资很正常啊,这个专业在几年前就饱和了,做账的比开公司的人都多了,供大于求。


然后我又打趣,其实阿姨你一直说自己不够好,但实际上收入已经跑赢80%的年轻人。


你想想吃住全包,每个月税后一万多块钱,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


她说,我们这种工作,没学历才干呢。有学历的不干,大学生刚开始赚不到钱,可能以后就赚得多很多。


我说,很残酷,可能你孩子再干5年,收入都未必比你高,也许她的终点,就是你的现状。


这不是开玩笑。


前几天打车,一个司机大哥说,跑了八年网约车,终于把儿子供完大学毕业,结果现在我跑白班,他跑晚班...


我打趣道,现在都要警惕网约车行业家族化、门阀化了。


我讲这些并不是鼓励,女孩子不用高考,直接去做月嫂、育儿嫂、住家阿姨,男儿直接去开网约车。


而是想引发一个思考,当下就业环境很差,而且很可能是持续性的,未来很长时间内,人力资源都在溢出,那么人们到底该如何选择职业呢?


是继续做那些看似表面光鲜亮丽,但实际上连生活都支撑不起,还是脚踏实地,做一些尊重市场规律,真正能满足市场痛点的工作。


“阿姨”这个职业,优质就业者非常紧缺。但其实想把这一行干好,其实是相对容易的。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个月嫂,国企单位下岗员工,之前也是会计师,最后选择了做月嫂。每个月赚2万多,一年只工作8个月,剩下4个月,给自己放假,陪老公,带孩子出去旅游。而她的单子,基本都会排到一年以后。


做到了真正的“要钱有钱,要闲有闲”。


为什么她的收入这么高呢?答案就是稀缺。


她几乎每天都在学习。


在短视频上学习做月子餐,一个月都能做到不重复,然后自学小儿推拿、产后排乳等等技能,还能处理新生儿黄疸值高、湿疹、惊跳反射等等疑难杂症。


总之一句话,请她到家,孩子和产妇的一切都不用担心。这就是价值服务。


而这些东西难吗?其实并不难,只是大多数月嫂从业者都不学习,没有成长性,会的东西就那么一点,而且知识都来源于过去,满足不了客户需求。


现在一二线城市,好的阿姨,非常稀缺,无论是月嫂、育儿嫂、还是护老嫂、厨嫂,或者是全能型的住家保姆。


但为什么人们不去学呢?


答案是放不下面子。。。在国人眼里,面子大于一切,总觉得保姆是一个低人一等的活儿。


但事实上,是否低人一等,要看这个人的专业能力如何。


优秀的从业者,会在素质较高的高端市场流通。这个圈层,不会因为你是服务人员,而去轻视,反而会因为你的专业精神,尊重你。因为你可以帮他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时间就是价值。


我朋友跟我讲,他当初请的这个月嫂,做饭太好吃,把他都吃胖了,最后阿姨要走的时候,舍不得,想把阿姨转为长期住家保姆,多付工资。


结果被婉拒了,因为阿姨说,住家阿姨,没有假期,我还要陪我孩子出去旅游呢,而且我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她经历的大部分雇主,都特别尊敬她,客户转介绍率高达90%,旺季时客户需提前半年预约。


前几天还看到一个新闻,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个演员,港星黄凤琼,2015年,带着三个孩子移民加拿大多伦多。移民初期的三年没有工作,后在朋友建议下,决定考取月嫂资格证。


她白天打工,晚上挑灯夜读,最终成为多伦多首批持证的华人月嫂。如今,她已从事月嫂工作六七年,照顾过40多个宝宝,还独创了“粤语儿歌哄睡法”,时薪从最初的30加币涨到80加币,服务一位客户能拿到 6000 加元,约合3万多人民币,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育儿专家”。


对于富人来说,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好服务,如果有一个育儿专家来帮忙,他们会很放心,这已经跳离了纯粹意义上的服务业,而是咨询行业。


全球范围内,做的最好的是菲佣。


我前段时间去香港,去朋友家做客,了解到菲佣实在太好了,能给孩子提供多语言环境,而且还特别靠谱,职业化。让人放心。


菲佣享誉全球,主要是“系统性背景”下的产物。


在菲律宾,很多高校都开展家政学和社会工作学,课程涵盖烹饪、育儿、老人护理,以及跨文化沟通,比如多国语言和礼仪。考核非常严格。


而且菲律宾社会对于服务业的认可度非常高,他们认为“服务他人”是正当且体面的职业,很少存在“伺候人”的心理负担,工作积极认真。


正是这种专业性培养和正向心理环境,才孕育出了菲律宾强大的家政产业链。


所以这也是一个启发。


国内那么多民办高校,搞一堆没用的专业,毕业即失业,是不是应该考虑市场需求,真正培养一批真正有用的人才。


整个社会,是否能重新审视职业的多样性,不把服务业定义为“伺候人”。地方是否投入资源,应对市场需求,创造更多服务业岗位。


比如宿迁做得就很好,政府和企业一起共创,投入大量资源培养服务业。


2025 年宿迁家政行业市场需求同比暴涨131%,49.6% 的岗位月薪在 6000-10000 元,吸引了大量年轻宝妈涌入。宿迁每年还向外省输出成千上万的保姆,带动本地就业。


这就是城市努力的正向案例,值得学习。


未来,高端专业服务业,一定是发展趋势。


女性同胞,如果年纪大了,不知道该做什么,做育儿嫂、月嫂或者住家阿姨,不乏是一条好的出路。


如果能学会精细化家务,比如衣物分类清洗、家居消毒流程、食材保鲜技巧,甚至是收纳本领。这将是加分项。


学会读绘本,多一种语言,会带孩子玩游戏,懂一些教育学,收入则会更高。现在也已经有很多幼儿园教师转行做家庭育儿嫂,二线城市月入上万都很轻松。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时候,努力赚钱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幸福,是光荣的,没有边界和区别,我们要积极乐观地正视它。


每一个为生活奋力掘金的人,都会赢得掌声和敬意。


本文完

已有8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