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9日,李强总理在西藏林芝宣布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同日,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99个央企。这个数字的寓意特别好,也高度贴合本文的主题。

关于这个水电站,很早就有消息不断传出,也有叫墨脱水电站。我过去很多文章中也提到过这个电站。对于这个电站开工及建成后的巨大影响,现在媒体上已经说了很多。但人们还是远远没意识到这个电站超级的伟大意义,它是中国的全新国运,将牵引中国未来30年甚至长达100年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中高速增长,极大改变甚至颠覆整个中国的基本战略格局:
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东西发展极不平衡状态。同时打开西藏和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耕地及粮食总产量的翻番甚至3倍以上的增长,由此彻底突破中国人口总量极限,实现再造一个中国的伟大构想。彻底改变中国中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极缺状态。
打开中国人均GDP追赶上发达国家的广阔发展空间。
沿西藏南边的潜在水运大通道。近乎永久性地获得中国西南区域战略优势地位。
其他。
一、工程基本情况
1. 工程基本数据
我们首先把一些相关的基础数据罗列一下:
总投资额:1.2万亿人民币。
开发方式: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要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上下游建设一条 40多公里长的引水涵洞,建5个梯级电站,配套地下厂房和发电机组,利用2200多米水位差发电。
装机容量: 6000 万千瓦(加上储备发电能力达到8100多万千瓦),相当于长江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的三倍,约为2024年全国累计常规水电装机容量3.77亿千瓦的16%。顺便提一下,雅鲁藏布江及支流蕴含的水能是中国最富集的地区,约有1.1亿千瓦。从米林县派镇(海拔 2900 米)到墨脱县巴昔卡(海拔 155 米),短短50公里直线距离内,形成了2700多米的惊人落差。仅此处蕴藏的水力技术可开发量就达7000万千瓦。根据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24年6月28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提供的数据,整个中国水力技术可开发总量为6.87亿千瓦,雅江流域占了约16%,而这一个电站就占了约8.7%。
年发电量:3000亿度。约为2024年全国水力发电总量14239亿度的21%,全国总发电量94181亿度的约3.2%。由此不仅可以支撑在当地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和其他产业,而且有巨大的富裕电力输出能力。
减排价值:相当于减少9000万吨标准煤,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直接经济价值:以0.33元/度电计算,每年直接电费收入约1000亿。先不算投资利息等,简单计算电站开始建成发电后,仅靠电费可在大约12年后收回投资。对比之下,2024 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为 2764.94 亿元,这一个电站增加的经济总量可占其近40%。可为西藏本地每年带来200亿税收。对比之下,2024年,西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277.19亿元,加上间接的经济增量,翻番是可以预期的。
2. 电站特点
这个水电站与一般的水电站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一般的水电站坝体与发电机组是在同一个建筑体内。

白鹤滩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因为一般水电站如此结构,坝高就决定了发电机组能够利用的水势能有多少。
但雅江水电站却不是这样。它是通过将河道截弯取直,在山体内打隧洞。因为在不到40多公里的距离内落差达到2200多米。因此,其水能不是靠水坝的高度形成的落差,而是靠河道自然海拔高度的变化形成的落差。这部分山体就是一个自然的超级大水坝。

上面这个示意图摘引自公众号观雨大神经。上面的各级电站名称及建设计划分别为:
一级,墨脱电站:2025年7月19日开工,2033年6月全面投产;
二级,背崩电站:2026年启动建设,2034年投产;
三级,西让电站:2026年9月开工,2035年投产;
四级,加拉电站:2027年4月开工,2035年底投产;
五级,白马岗电站:2028年1月开工,2036年下半年建成(配套200万千瓦抽水蓄能及光伏漂浮方阵,装机接近2000万千瓦,为五级中最大)。
这种电站建设方式也不是没有先例,之前我国做过最大的类似结构的引水发电工程是锦屏二级水电站。

该工程在雅砻江锦屏大河湾挖了17公里的隧道,同样是把上游的河水直接引到下游,获得了300多米的落差。我们权且把这个叫作“雅江一号”,现在做的工程算是“雅江二号”吧!从两者地形比较可知,他们都是在这种大拐弯的河道地形建设这种电站。只有类似这样的地形才可能在较短距离内形成很大的落差,并且适合采用隧洞方式建电站。
3. 工程建设交通基础条件
在墨脱这个地方建设如此巨大的水电站,交通基础是很多人马上会考虑到的问题。墨脱这个地方是中国交通建设最为困难的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事实上,之所以现在开工建设这个巨型水电工程,就是因为交通基础经过长期艰苦的建设已经逐步具备条件了。
墨脱公路
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278公里、总投资16亿的墨脱公路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它的起点为林芝市波密县县城扎木镇,终点为墨脱县城墨脱镇,所以也叫扎墨公路。2017年至2020年,国家又投资近12亿元,对559国道波密至墨脱公路进行整治改扩建,对全线路面实施硬化并增设交通安全设施。经过此改扩建工程,墨脱公路全年通车时间延长至11个月。

2023年10月20日,西藏又投资1.8亿元启动了559国道提质改造工程,将墨脱公路沿线14座钢桁架桥改造成永久桥梁,拓宽嘎隆拉隧道出口段8处回头弯曲线,工程于2024年5月1日完工。


派墨公路
墨脱县第二条交通要道派墨公路,起于林芝市米林县派镇,止于墨脱县背崩乡,全长 67.22 公里。2014年8月,开工建设,2022年10月,工程主体完工。

图中可见,派墨公路更进一步拉近了林芝市中心区,尤其铁路站、飞机场与墨脱县及雅江水电站之间的距离。并且这条线路与雅江电站的隧洞线路几乎紧贴着,可以说就是为这个电站准备的。
青藏铁路拉林段
在铁路方面,青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拉林铁路)2014年12月19日开工建设,于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至今运营4年,已经累计运送旅客395万人次。


青藏铁路
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
2018年12月28日,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通运营。这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并且在林芝汇合形成环线。
2020年11月8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雅安至林芝段长约1011公里,设计速度120-200km/h,双线铁路。2025年5月,隧道群已贯通90%,这条“中国最贵铁路”每公里造价超1.5亿元,比已经很高的青藏铁路还要高3倍,与平原地区高铁的建造单价持平,该段计划2030年建成通车。

川藏铁路
所以,到2030年电站建设高峰期,工程当地会形成至少两条铁路,两条以上公路的交通支撑格局。
二、区域战略格局的改变
1.电网使周边经济一体化
很多人只是想到在上游建电站后可控制下游的水资源,事实上,这个有点用印度的小人之心度中国的君子之腹。像印度那样旱季关水闸让下游更干旱,雨季放水让下游洪涝灾害更重淹死更多人,这个很不人道。而且在这个流域,雅江电站也根本起不到这种“水攻”的作用。因为雅江出境处的年径流量仅占布拉马普特河入海口的19%,而且下游的布拉马普特拉河道极为宽阔,有些地方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宽,雅江电站放出去的水对其水位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中国在开工建设这个电站之前,也是向下游的印度和孟加拉做了说服工作的,不仅不会采用“水攻”的方式,而且会主动进行错峰调节水量,使洪水季节下排量减少20%左右,旱季保证最低下排量。其实这个对下游能起的作用同样非常轻微,因为其流量20%-30%的改变,只能影响下游总流量最多只有区区4%不到。这么做其实更主要是满足我们自己稳定发电的需要。
顺便提一下,布拉马普特拉河附近的雨量,是全世界最丰沛的地区。尤其印度的乞拉朋齐地区,现名索赫拉,是世界雨极。长年平均降雨超过12米,最高年降雨量的记录是24.555米。这个地区就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卡西山地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海拔1313米,南面是孟加拉平原,距离孟加拉湾约 300 千米。所以,下游地区根本就不缺雅江这点水。
更重要的是,这种威胁论的担忧并没有看清这个工程对区域真正的巨大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远低估了这个电站的作用和价值。
这个电站在该地区的真正强大影响力是在电上。不仅这个发电量本身3000亿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可以利用当地的土地和风力资源大搞风光水互补发电,按目前风光水互补的经验,可使发电量在3000亿度基础上至少再增加20%,约600亿度左右。后续还可增加其他水电建设,因此总的电力生产能力是极为可观的,最终这一带的年发电能力超过5000亿度是可以预期的。这不仅可以完全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向东输送到内地,还可以在当地直接出口到附近的其他国家:不丹、尼泊尔、印度、缅甸、孟加拉,甚至可将电网拉到老挝和泰国等。只要这些国家和地区愿意,相当于可以不再为用电担心了。特高压电网将电送到附近地区,这不仅可以使电站本身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将整个这一区域的中国周边地区与中国的命运深度地连在了一起。
这就是一个阳谋,你要想发达,就得与中国直接联网,否则就发展不起来。仅仅考虑藏南的目标格局是太小了,整个南亚可以用电网实现一体化。
2.西藏南部航运大动脉
电站建成后,加上未来更进一步在上游和支流建设更多水电工程,将使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江,变成一条水流相对平缓宽阔的水道,将可使该流域的航运价值呈现出来。
雅鲁藏布江西藏境内河长2057千米,总落差5435米,从雅江水电站水坝工程的米林水电站坝址到西藏边境出境处的落差就有2740米,占了整个落差的正好一半多一点。上游起源处的杰马央宗冰川至里孜落差为1060米。所以,在此建完水坝后,从米林水坝到里孜村这一段主要的潜在航道长度约为1300公里左右,落差为不到1600米,坡降为1.2‰。相对平缓多了。按国标《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划分,1.2‰的坡降符合三级航道要求。如果再建多个水坝,航道的坡降会更大幅度降低,形成航运条件更好的航道是可以期待的。

这将意味着什么?看看这条江的布局,是不是与西藏南边的边境线近乎于平行,而且从东到西横跨和俯视了几乎整个中印的边境线?西藏地区交通建设极为困难,成本高昂。但如果通过电站建设使整个雅鲁藏布江的通航潜力被挖掘出来的话,相当于沿着整个西藏南部的边境线,在我方腹地出现了一条水运交通大动脉。在大拐弯以上的雅江长度约为1600公里。如果在这个地区直接建设这么长的铁路的话,需要的投资会在千亿以上。这一地区人烟稀少,投资建铁路显然不划算。通过建电站顺带形成一个交通大动脉就很划算了。这条交通大动脉在战略上的价值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可以在平时支撑整个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在战时支撑沿着边境线的大规模物资和军队的调动。
三、水资源格局的改变带来的更大国运
以上该水电站的价值可以彻底改变中国西南区域及周边的战略态势,但还不能完全称得上国运级别的变化。真正带来国运级别改变的是水资源的最终改变。这个工程是引藏水入疆的红旗河工程,也就是增水北调西线工程最关键的节点。

红旗河工程
客观地说,目前这个工程不仅并未考虑从雅江取水北调,而且在工程开工前向下游国家强调了这个工程“不耗水,只发电”。从打消下游国家对这个工程的水资源担忧角度看,这个是很有必要的。但事实上,红旗河工程从雅江电站处取水根本不可能对下游水资源量有任何可以感觉到的影响。因为最多只取20%,从而也就最多影响下游年径流量的不到4%。等工程开通运行了,经过实际运行和实际数据提供的证据,下游相关国家就不会再对此担忧了。那个时候再来考虑取水北调的问题就不再有任何不必要的阻力了。这个尽可能取得下游国家的理性看待和理解还是有必要的。
红旗河工程从南向北,可以说一路横穿了中国几乎所有发源于青藏高原河流的上游地区。最终可向新疆每年输送6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新疆全疆的水资源总量才809.04亿立方米,这么大的水资源调往新疆,无疑会极大改变新疆的干旱状态。
中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但绝大部分地区是山地、荒漠、极难被开发的青藏高原等。全国真正住人、种粮食、搞建设的平原地区面积约为 100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这些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河流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经济活跃的核心区域。目前,这些地区已经被高度开发,拥挤不堪了。如果去国外看过就会知道,国土中的平原地区被开发到如此充分程度的国家,就只有中国和印度了。如果去非洲、美国等国家看过,就会感觉他们怎么会这么浪费土地。大片大片的土地荒着。中国要进一步开发、生活的空间更为舒适、经济更进一步增长、粮食产量更大幅度提升,从而为人口提供更多空间,就需要有更丰富的土地。否则很多问题和矛盾根本无法解决。
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106.86 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面积的 64.18%、占全国荒漠化土地的 41.52%。如果这些土地被开发出来,等效于将中国可经济开发的国土(耕地种粮食、居住、交通设施、工业生产设施等等)增加一倍,也就是可以再造一个中国。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被扩张了一倍。我过去写过很多文章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新疆大开发的各种技术条件已经非常完备了:
大量水利工程建设
过去的十多年是新疆的水利工程建设黄金期,使本地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充分。
节水技术的突破
新疆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但开发很困难,原因就在于蒸腾量太大。事实上,地膜或者装沙子的塑料袋覆盖了沙漠表面,就可以极为显著地减少蒸腾作用。地膜技术很早就在内地使用,其最大作用之一就是保水保墒,减少水分蒸发。这些很简单的技术大量使用,显著减少了蒸腾作用,使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沙漠农业的巨大突破
沙漠种棉花、小麦、水稻、玉米等各种农作物,并且单产已经为全国最高。
沙漠养海鲜及其他养殖业。
沙漠风光综合开发突破
光伏不仅可发电,而且还同时提供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如减少水气蒸腾,种草带来光伏羊的养殖效益等。
风光发电的成本现在都已经低于煤电,并且成本还在进一步地迅速降低。未来新疆的风光优势会成为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很好基础。
解决风光资源稳定性问题的技术突破
将不稳定的风光高峰时用不完的电用来电解制氢,再转成甲醇或氨,这样液体运送解决了氢的储运问题。
不依赖于水的钍基熔岩堆发电技术正式进入商用化。这种核电不仅核燃料钍中国储量丰富,不受外界制约,而且可以在缺少水的沙漠地区运行。第一个实验堆就是在甘肃武威运行的。这个技术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沙漠地区风光互补发电技术。
......
可以说,再造一个中国的伟大工程已经是万事具备,只欠水资源。红旗河工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输水工程,而是由众多环节的水力工程构成。其中雅江电站是投资最大,最源头的工程。雅江电站的开工,意味着红旗河工程总算迎来希望的曙光。10年之后,当雅江电站全部完工并网发电产生巨大效益的时候,更进一步的水利工程就将展开,红旗河工程就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