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最后通牒:特朗普选择与普京决战?

2025年08月04日

“如果俄罗斯不能达成停火,美国将实施全面制裁。”

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给普京划下的红线,日期:88日。

就在81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Newsmax电视台采访时说:“我热爱俄罗斯人民。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不想对俄罗斯这样做。我们将实施制裁,但他(普京)很会应对制裁。他知道如何规避制裁。”

随着“最后通牒”的逼近,俄乌战场与大国战略格局之间的互动,正走入一个高压引爆的临界点。

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与俄罗斯的强硬回击,使俄乌冲突的前景再度蒙上阴影。

俄乌和平无望,战场充满变数,难道特朗普要引爆欧洲大战?

只能说这样一个不靠谱的特朗普,让我对和平的期待越来越小。

一、特朗普红线:88

20257月以来,特朗普总统对俄乌战争态度日趋强硬。

2024年总统竞选开始到现在,特朗普一直把乌克兰战争当作外交优先事务。

然而,俄乌战争的协调难度完全超出了特朗普可怜的认知。特朗普任命的俄罗斯问题特使对普京赞不绝口,但在真正的外交议题上俄罗斯和乌克兰几乎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俄乌双方为了迫使对方在谈判桌上让步,互相攻击的方式和力度不断创新。61日,乌克兰采用特洛伊木马战术发动了一场惊人的无人机突袭,摧毁11架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和1架预警机,给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部队造成沉重打击。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将本土技术与老派间谍技术相结合的行动。

以这一事件为标志性节点,俄罗斯对乌克兰后方的打击越来越凶狠,首都基辅成为导弹和无人机重点攻击的对象。

面对俄罗斯不断加量的导弹攻击,乌克兰仅有的几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已经弹药告罄,目前几乎是任由俄罗斯随意蹂躏。

正因如此,特朗普才突然变脸,714日首次提出“50天内必须达成停火协议”,此后多次调整时间表,最终确定的最后期限是88日。

特朗普在81日明确表示:

“我将实施制裁。我不确定普京是否在乎制裁,但我们一定会制裁。”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释放次级制裁的威胁:

“任何与俄罗斯继续合作的国家,都将面临100%关税。”

这是惩罚俄罗斯的策略,更是胁迫中立国的警告

特朗普的目标不是打击俄罗斯本身,而是孤立俄罗斯的整个国际关系链条。

二、不退、不谈、不改目标

面对特朗普的最后通牒,81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卢卡申科的联合记者会上,首次公开回应:

“如果有人对当前谈判失望,那是因为他们的期望过高。”

“俄罗斯的目标未变。”

“我们正在全线推进。”

普京的表态传递出两个关键信号:

一是俄军在战场态势上“整体推进”,并未处于守势或胶着状态。

二是谈判可继续,但绝不接受被迫达成停火的时间表。

这意味着莫斯科并不打算在特朗普划定的时间节点前作出任何战略性让步。

图片

三、乌克兰战线全面动摇

202573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完全控制恰索夫亚尔。

这座曾有1.2万人口的战略高地,在大战了16个月之后成为废墟

恰索夫亚尔被视为乌军顿巴斯防线的“战略锁钥”,失守标志着乌军纵深防线被进一步撕裂。

毫无疑问,恰索夫亚尔之后就是红军城,没有人会认为乌克兰还能守住这座枢纽城市。

就在这两天,俄罗斯媒体已经开始欢呼,俄军先头突击队抵达红军城市中心,并且站稳了脚跟

在红军城,俄军抵达火车站,俄军突击队已经建立起7个据点。

乌军兵力不足,防御重点就在外围阵地依托煤矿地下隧道野战工事与俄军作战,而红军城内部几乎没有防守力量!

最重要的原因是,红军城之战虽然最近才正式开始,但俄军围攻红军城外围已经超过一年时间,乌军野战部队早已被打残,兵力不足就是最大的问题。

俄军评估得出结论,乌军在红军城没有预备队所有乌军主力被合围在一个包围圈内。

目前乌军满打满算还有160个旅所有的旅都不满编,每个旅大概2000人,总共30万人在1500公里的战线上与80万俄军作战。

正如美国海军陆战队前情报官斯科特·里特评论的那样:

“俄罗斯已经赢了,没有任何可预见因素能逆转这个趋势。”

“北约和欧盟承诺的援助大多为政治姿态,难以改变战场格局。”

四、特朗普绑架欧盟!

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会晤,特朗普总统推动达成了史上最大美欧能源及军事合作协议。协议核心包括:

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15%

欧盟每年从美国购买2500亿美元能源,3年总值7500亿美元;

欧盟将用美制核燃料与液化天然气全面替代俄罗斯能源;

欧盟新增6000亿美元对美直接投资,涵盖能源、制造、军工等领域。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俄乌冲突不仅摧毁了乌克兰,还把欧盟硬生生打成了美国控制的殖民地。

图片

五、克里姆林宫的警告

面对美国愈演愈烈的“最后通牒游戏”,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728发出警告:

“特朗普应记住,俄罗斯不是以色列,甚至也不是伊朗。”

“每一条新的最后通牒,都是一步步把美国推向与俄罗斯的战争。”

“别重蹈‘瞌睡乔’的覆辙。”

这种表态背后的核威慑意味不言而喻俄罗斯将美国主导停火的意图视为对主权与战略利益的挑战,一旦美国触碰红线,俄罗斯的反应不会再是战术防守。

8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到俄罗斯附近区域,并在社交平台公开确认。

这是冷战之后,美俄两国总统首次在实质性军事威慑层面进行交锋。

搞笑的是,美国潜艇刚到俄罗斯附近,俄罗斯靠近白令海峡的堪察加半岛就发生了8.8级超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到了日本和美国海岸。

江湖传闻称有可能是美俄交手,核弹爆炸引发了地震。

既然无法证实,那就只能是传闻了。

六、和平还是摊牌?

距离88还有四天

俄罗斯军队正在全线进攻,对谈判并无迫切意愿。

7月一个月内,俄军发射滑翔炸弹5100枚,攻击无人机3800余架,导弹260枚。

乌克兰在不断失血。

泽连斯基呼吁各国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以吓阻克里姆林宫。

“无论克里姆林宫如何否认(制裁的)有效性,制裁都是有效的,并且必须更强有力。”

美国高层外交官在联合国明确表示:

“和平谈判必须在这一时限内达成。否则,美国将动用一切工具确保和平。”

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美俄正被推向不可回避的正面对撞。

他的逻辑是:欧盟已经就范,乌军崩塌加剧,俄罗斯拒绝停火,那就动用关税大棒、实施次级制裁,甚至升级军事部署。

俄罗斯不会因为美国的节奏而动摇战略目标,哪怕代价是与西方彻底摊牌。

如果88日没有人让步,那么俄乌战争将迎来一个外溢的关键拐点!

已有15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