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之后,中国经济可能要全面发力了!

2025年09月08日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9.3阅兵之后,中国经济可能要全面发力了,我们现在担心的一些经济问题,可能在未来3-5年之内得到显著的缓解,无论你是创业投资,还是打工赚钱,一定要看懂未来的这个趋势。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最近10年进行了一个明显的换挡,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经济增长的态势不如之前,如果说2001年-2011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那2016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开始切换档位了,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从2016年开始,赚钱就没那么容易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归根到底是因为一件大事,那就是2016年的中美南海对峙事件。

图片

当年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大意义,还开玩笑说央视还在播放动画片熊出没,看来都是小事,但现在看来,2016年的南海对峙是很多人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意味着地球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在军事领域正式摊牌了,我个人认为它的重大意义,一点都不逊色于1962年的美苏古巴导弹危机。

从那一刻开始,中国的高层,就深刻的感受到了战争来临的危机,所以从那一年开始,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全国进入备战状态。

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增速。

2016年,这个数字只有131万亿,可到了2023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就直接变成了惊人的371万亿。

图片

短短七年时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暴涨了接近3倍,年均增速超过了10%,可是同期我们的年均GDP增速却只有6%-7%左右,为什么最近10年大家总是感觉“国进民退”?也就是说,国家经济数据一看增速还不错,但是一看自己的钱包余额,又感觉多少有点差距。

根源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国家把大量的资源押注到了关键领域去备战,从而导致流入到民生领域的资源相对应的减少,毕竟一个国家的资源总量是大体恒定的,挪到了其他领域,那落入到咱们口袋的东西自然就会减少。

那大量的资源在备战期间流入到了哪些领域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大领域:

第一大领域是进行了能源转型。

无论是中部平原的大风车,还是西部沙漠的光伏发电板,或者是全国山区的水力发电站,这些能源设备的投入都是需要成本的,我们之所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以避免美国掐断我们的能源运输线。

经过10年的布局,如今我们的光伏和风力发电量,已经超过了整个印度,我们成为了全球第一的超级电力大国。

图片

第二大领域是进行了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可以分为两大领域,一大领域是民用产业的升级,比如说手机、芯片、汽车、光伏发电、大飞机、通信、精密制造、信息科技、生物制药等领域,我们均走在了世界前沿,BBC亲口承认,中国制造2025计划已经圆满完成。

另一大领域则是军用产业的升级,网上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这两年我们的国防科技出现了大井喷?有人说是因为无数科学家的默默奉献,也有人说是因为大量外国科技家开始来中国搞科研,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我们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什么外星科技?其实有一个重要的答案一直被大家忽视,那就是从2016年开始,我们在科研领域的投入费用就不断飙升。

2016年我们的科研投入是15000多亿人民币,到了2024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就直接暴涨到了36000多亿人民币,年均增速超过了10.6%,与国有企业资产的增速几乎一致。

这也从侧面证明,从2016年开始,我们的确把大量的资源押注到了科研和军事领域。

这就导致我国的军事实力不断暴涨,前年的时候,就连澳大利亚战略研究所都亲口承认,他们说:在44项先进技术中,中国已经在37项技术领先于美国,领域覆盖国防、太空、机器人、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量子等等。

我们9.3阅兵看到的那些黑科技,不过是近10年的成果展示而已。

图片

除了能源和产业领域,第三大领域就是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

无论你在中国的哪个城市,你可以看看自己身边,从2016年开始,我们的城市基建是不是都发生了大更新?这十年时间里,国内修了大量的柏油路、高铁、机场、地铁、高速等等,平时这些基建可以拉动经济,但在关键时刻,这就是军事实力的一大基石,毕竟物资配送能力是战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为什么这十年我们觉得赚钱越来越不容易?就是因为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备战上面,经济建设的优先级出现了下滑,所以导致民生领域的财富增长没有那么明显。

如果把时间拉长了去看。

从1978年至今,我们经济大体出现了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2015年,这段时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都是为了让国家积累底蕴,所以这段时间国内创造了很多财富神话,同时我们也尽可能的避免和外界发生冲突。

图片

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2025年年初,这是我国军事备战的转型期,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把自己的肌肉练得更加强大,以阻止某些国家来掠夺我们的财富。

现在看来,进入2025年之后,我们基本进入了第三大阶段,那就是当肌肉练成,不再畏惧,我们就可以结束神经紧绷的时代,从而分出精力来重新大力发展经济。

不管是去年的珠海航展还是六代机试飞,都是我们逐渐展露实力的一个过程,为什么我说今年的9.3阅兵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是我们展示军力的一次重大活动,是我国装备集中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这相当于就是在告诉全世界所有人——给你们看看我的肌肉,如果你们想要打架,影响我们搞钱,那就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图片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曾经提到过一句话,叫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大概意思是说,最高明的手段是用谋略挫败敌人,其次靠外交,其次用兵力,最下策才是攻城。

也就是说兵圣孙武认为,战争只是政治手段的延伸,而且是成本最高的选项,如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说用实力去威慑,达到维护国家安全、获取利益的目的,那才是最优选择。

同时,孙武还在《孙子兵法》中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战争是为了保国安民,经济繁荣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所以军事实力的本质是为了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而不是为了破坏而战。

看明白这些你就清楚,9.3阅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你如果不让我好好种地,那我们就把你们埋进地里。

西方国家他们就是这样的,你想要和平发展,最好的方法不是向他们祈求和平,而是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力气比他们还要大,肌肉比他们还要猛,就像这次9.3阅兵之后西方的反应一样,有网友和一位法国人交流,他说你们的总统马克龙挺幽默的,结果这位法国人告诉他,因为打不过你们,所以才显得我们有幽默感,如果能打得过,他们(西方)早就动手了。

图片

为什么最近几年美国人一直和我们打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生物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说明他们看出了我们肌肉异常发达,不敢和我们直接动手,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9.3阅兵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我们发现自己的实力已经足够了,未来可以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全力发展经济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停止军事领域的投入,而是代表着我们会调整国内的资源分配比例,从以前那种“国进民退”

的模式切换到“民众发展”的模式。

也就是说,未来3-5年,我们可能会逐步恢复到以前那种全力冲刺经济的状态,最近一年信贷领域的大放松和国家超级工程的陆续上马都在告诉我们,经济转型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尤其是这个月的9月18日,全球都在盯着美联储的动作,一旦美联储继续降息,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金融政策又出现了更大的调整空间,到时候更多的刺激和补贴政策,一定会不断降临,总而言之,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要做好迎来新变化的准备。

已有1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