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手机号码

登陆密码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

修改密码

新密码

关注公众号

会员用户请关注新公众号:百家社评,以防走失!

首页

美国H-1B签证,为何会变成印度人的“入境通道”?

发布时间:2025-09-29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据美联社、新华社等媒体报道:9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大幅改革H-1B签证项目,要求申请人每年缴纳10万美元费用,否则不得入境。

此前H-1B签证费用每年仅为1500美元,特朗普一纸命令,就暴涨了66倍。

同时,美国国土安全部公布了一份名为《针对H-1B注册申请加权选择流程》(Weighted Selection Process for Registrants and Petitioners Seeking to File Cap-Subject H-1B Petitions)的改革方案,于9月24日在官网向公众征集意见,为期30天。

特朗普此举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本土企业毫无准备,只能匆忙要求海外员工赶紧在9月22日大限来临前飞回美国。

令企业头疼的事还在后头,因为除了亚马逊、苹果等大型企业,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都无法为员工支付10万美元去申请H-1B。

印度却因此受到了沉重打击,一时间哀鸿遍野,很多印度人陷入崩溃。路透社称这是“美国和印度之间的服务贸易争端”。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美国签证政策是面对全球的,又不是专门为印度制定的,怎么印度会深受其害?

这一问题恰恰就是H-1B的问题所在,因为印度人通过自己的“聪明和努力”成功地将H-1B签证变成了“印度人的签证”。

每年通过H-1B进入美国的印度人,已经占了签发总数的70%以上。

广纳天下英才的计划,结果变成了印度人涌入美国的大漏洞。

印度人是怎么做到的?

美国制定H-1B政策,依据是1990年的《移民法》。

目的是为美国企业引进全球人才。每个财政年度名额为65000个,另有20000个专供在美国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申请人。

H-1B政策对美国企业、社会、国家都产生了有利影响。但从2010年左右开始,印度人比例不断上升,从5%以20%、30%……一路升至70%以上。

波音等巨头则带头引进印度“人才”,渐渐地印度人遍布了美国IT行业,然后再外溢到其它行业,人才的定义标准,也一降再降。

而印度国内则充分研究H-1B的漏洞并利用这一渠道,将其变成了印度人的“命运钥匙”,并绞尽脑汁定居美国。

原定65000人的海外名额根本挡不住印度人的申请狂潮。

只要每年一开启注册系统,瞬间就会涌入数十万份来自印度的申请,迫使美国移民局(USCIS)不得不采取“随机抽签”方式来分配名额。

“随机抽签”,抽来抽去,抽中绝大多数还是印度人,这叫“人海战术”。

去年,提出H-1B申请的约有40万人(10 万新申请+10万续签+20万转职,还有一年一续等),其中近30万是来自印度。

中国人只占12%左右,大多数是来自在美国读书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名额。

这12%对美国经济贡献要远远大于印度那70%,因为12%背后是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他们的学费及生活费都用在了美国学校和社会。

印度人却是相反,侨汇成了印度弥补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所以,印度政府也在打H-1B的主意,各种出谋划策。

我们都知道,中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都在争取扩大商品出口,中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获得了出口优势。

但制造业水平低下的印度出口什么?就是出口印度人。

当大家都挤在制造业赛道上时,印度却在另一条赛道上狂奔。

“随风飞翔有屎做翅膀,敢爱敢做勇敢闯一闯……”

印度人唱着歌就涌入了美国,他们在利用H-1B方面,有三大优势:

1、英语容易达标,可以迅速在美国企业上岗;

2、印度高校注水文凭容易获得;

3、莫名其妙被西方媒体吹成“管理人才”、“IT主力”。

图片

然而,波音等美国制造业巨头引进大量印度“人才”后,质量提高了吗?效率提高了吗?创新能力提高了吗?不仅没有,反而各项指标都在下降。

唯一得到实现的是“多元化价值观”。

美国企业死不死,跟印度人有什么关系,他们想的是如何进入美国?

一、有雇主配合。

要想申请H-1B的前置条件是获得美国雇主的录用通知(Offer)

印度人均GDP2700美元,印度人乐于接受比美国人低50%的薪水,美国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发送录用通知还是问题吗?

二、签证产业链。

“印度-美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H-1B灰色产业链。

在美国,有“人才外包公司”帮助印度人寻找美国企业,或者相反方向。

在印度,有人在为那些申请者提供“学历”、“履历”、“获奖经历”等就业包装。

每一单生意成功都是双赢:印度人得到了“命运钥匙”,外包公司得到了“搭桥费”。

当印度“人才”数量在美国成倍增长后,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圈子

印度人在美国开办小公司,包括保安公司、清洁公司,他们自己就可以发送“录用通知”,而且只招聘印度人,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圈子。

印度人还充分研究了美国的其它签证,如旅游签证、探亲签证,甚至难民庇护政策,钻美国空子,占美国便宜。

奥巴马、特朗普(第一任期)、拜登政府,对这一问题并没有采取措施,因为美国要顾及“印太战略”,要与印度保持亲密关系。

印度人就这样“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地涌入美国,实现了“快速繁殖”。

特朗普受不了,他认为美国亏大了。

9月份,他提出10万美元签证费时,前提是美国与印度关系恶化。

但他又不能专门将印度人排除在H-1B签证制度之外,否则就是国家级的种族歧视行为,也违反了美国《移民法》

所以特朗普来了个一刀切。而那些申请H-1B签证的各国“受害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被阿三拖累的。

美国也算是亡羊补牢,想堵住这个漏洞。

但特朗普对外来人才的“无差别”攻击,对美国企业来说是种伤害。

因为美国当年推出的H-1B,实际上是一种“补缺型”签证,当美国企业缺少某种人才时,可以通过该渠道填补用工问题(三年+三年续签)

少数相关人才还能留在美国,获得绿卡,进而获得国籍。

特朗普这么一搞,企业用工怎么办?只能在美国本土寻找新员工。

但这正是特朗普抬高门槛的动机之一:为了美国人就业前景,先苦一苦企业。

10万美元签证费,预示着美国H-1B签证作用将从“补缺型”转变为“精英型”。

此举直接过滤掉了那些无力为签证费买单的申请人,而美国企业愿意为其支付10万美元的员工,则大概率是精英型人才。

所以印度人会陷入崩溃。别看阿三平时装疯卖傻,其实他们是了解自己的。

比美国更惨是加拿大。

图片

加拿大的小区里,一天三顿,顿顿充满着咖喱味;海边河边弥漫着“香甜”的空气。

当加拿大人、中国人和印度人同住一排民宅时,那么,印度人通常是不去外面剪草、扫雪的。

只要中国人到印度人门前区域扫过一次雪,印度人就永远不会扫雪。

他们没有公德心和羞耻感,摆烂,你还摆得过印度人?

加拿大的签证对印度人却极为宽松,通过率高达80-90%,现在有点收紧。但也没有用,因为不少印度人已经渗透到了议会和内阁。

加拿大现在不是对印度人关不关门的问题,而是连门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美国之所以没有废除H-1B签证制度,是因为美国必须保持吸纳全球人才的竞争力,提高门槛是为了“宁要少些,但要好些”(列宁名言)


H-1B签证初衷是美好的,但在执行中完全偏离了方向,最终沦为印度人的专用通道。


印度人是人才资源,还是社会包袱?美国和加拿大已经给出了答案。

图片

一厢情愿的美好,结果往往是遍地狼藉。

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我们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

对四处盯着别国签证制度的印度人,更是要百倍警惕。

门槛越高,风险越小。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13人赞
上一篇:真的猛士,在敌人的巢穴中亮剑!
下一篇:没了李显龙,新加坡就要走下坡路!
喜欢本文章可加入收藏或分享给好友
评论或留言 0

推荐阅读

提升认知?来,读教员的《实践论》!

K字签证不是中国版H1B,我们不应对此做过度解读!

美军启动“睡莲计划”!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