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疫之下,数十万亿基建项目如期而至,以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市。其中,新基建尤为亮眼,甚至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番风浪。何为新基建?新基建,有别于工业基础“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属于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除此之外,还有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物联网、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氢燃料、石墨烯新材料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基础设施。这次疫情挑战了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我们需要强化公共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共卫生制度改革,公共卫生物资储备,生物医药的基础研究,如疫苗技术、病原检测技术、医疗物资供应链、医疗智能化设备、隔离病房服务机器人。这些新基建,可谓“国之重器”。但是,即便是“皆大欢喜”之事,有些关键性问题还是得搞清楚,否则可能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它是一场资本的狂欢、薅羊毛的大戏,还是激励信心、复产复苏的措施?是传统低效基建、强刺激的老路,还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本文逻辑:一、公共用品:政府该投资产业吗?二、公地悲剧:低效基建为何疯狂?三、国家确权:如何避免公地悲剧?……



已有88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