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路风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导读】近期某国产5G可折叠全面屏手机上市后瞬间售罄,使得折叠屏的供应厂商京东方再次受到瞩目。路风教授认为,京东方在面板产业上坚持技术创新,努力突破外部垄断,其所采取的进取性战略行动,在信念上源于中国工业精神的强大支撑。中国工业精神是在政治独立自主、物质资源贫乏的特殊条件下,因应现代中国之“强国富民”的民族追求而生的一种顽强价值观。然而在改革放开后的一段时间内,“自力更生”一度被抛弃,完全依靠“技术引进”被当成一种必然,以至于中国工业精神进入一个衰落时代。进入21世纪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中国工业精神重新复苏,国内很多产业都实现了引入技术和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从而走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路。今天,在全球政经结构重组、大国贸易激烈争端的变局下,作为这种精神的内核——自立自强——将会保持下去,并鼓舞中国人敢于走自己的路,不仅在技术上、在工业发展上,而且在制度上。只有想富强的人才会富强,只有想胜利的人才会胜利——这就是中国工业精神的意义。本文选自路风著《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思考。

我国在五十年代新建设的工业,当时在技术上是比较先进的。近二十年,工业先进国家进行了几次技术革新,而我国则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因而也扩大了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

须知1958年我国开发核动力研究时,国际上对二次大战中战败国的日本和西德,在核能利用方面还在进行管制呢。
……我不反对向一切先进国家去请教、去学习,我也不是一个排外主义者或主张闭关锁国的人,说句诙谐的话,我也亲身证明地球是圆的。我认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必要的技术引进都是应该的,但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先进技术,而不应低人一等和仰人鼻息。
中国的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落后于外资企业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它们没有对日本、南韩和台湾企业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发展出的那种长期技术能力进行投资。

(图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已有92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