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7月18日,特朗普在共和党议员晚宴上突然开启即兴演讲模式,大肆宣扬自己在印巴冲突中的“调解功绩”。
他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用手势模拟战机接连坠落的场景,声称冲突期间“有4至5架战机被击落”。
当全世界都在追问“到底是哪一方的飞机”时,特朗普却含糊其辞地耸肩:“四五架吧,我觉得是五架”。
然而,公众可不是任人糊弄的傻子。
事实上,巴基斯坦早已公布确凿证据——现场残留的战机残骸证实其击落5架印度战机(含3架法国阵风战机),而印度虽宣称也击落了多架巴基斯坦战机,却始终未能提供任何实证支撑。
所以,特朗普的这场即兴表演,让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彻夜难眠。
毕竟,当全世界都通过特朗普的“大嘴巴”再次对印度空军被击落五架战机深信不疑时,莫迪政府却还在用“印度神话”给国民编织胜利的幻梦。
特朗普为何非要揪着印巴冲突不放?
答案很简单:他需要一块“诺贝尔和平奖”的垫脚石。
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执念早已不是秘密。从俄乌冲突到巴以冲突,但凡有个风吹草动,他都要跳出来宣称“是我阻止了战争”。
可这次,他偏偏选中了印巴冲突——一个让印度的“战绩”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大事。
而且,为了吹嘘“功绩彪炳史册”,特朗普直接把印巴都击落对方战机的说法揉成一团(当然印度的战绩大家都懂),还加上自己用贸易协议威胁阻止了印巴核战的惊悚桥段。
这一说法荒谬得令人发笑。
要知道,印巴两国虽拥有核武器,但半个世纪来从未真正走向核对抗,因为双方都清楚核战争没有赢家,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然而,特朗普却将这场常规冲突夸大为了核危机,再将自己包装为“救世主”,目的何为?
他为的就是把别人的战略克制,说成是自己的“恩赐”。
所以,这哪里是调解冲突?分明是在给观众编纂一部“特朗普拯救世界”的科幻大片。
面对特朗普的“爆料”,印度政府选择了集体噤声。
莫迪老仙的“忍功”确实了得,但这种“沉默是金”背后,藏着多少难以启齿的尴尬?
首先,现在承认特朗普的“斡旋功绩”,等于打自己的脸。冲突后,印度一直自我标榜“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不承认第三方介入印巴矛盾斡旋。
如果莫迪现在承认是美国施压才促成停火,那岂不是向全世界宣告: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搞不定,还得靠美国来擦屁股?
这种屈辱,比被击落五架战机更让印度人难以接受。
其次,特朗普的“五架战机”论,让莫迪左右为难。
特朗普发言后,印度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立刻抓住机会发难:“莫迪,五架飞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一问,直接把莫迪逼到了墙角。
继续沉默?等于默认政府在隐瞒事实。出来反驳?又拿不出确凿证据。
这种百口莫辩的处境,恐怕连莫迪的“瑜伽大师”都教不了他如何“平衡”。
而这场闹剧最讽刺的地方在于,美印两国明明在互相利用,却还要装出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
特朗普需要印度作为“印太战略”的棋子,用来遏制中国;莫迪需要美国的军事技术,用来对抗巴基斯坦。
可当利益冲突时,这种“友谊”立刻变得比纸还薄。
特朗普可以为了诺奖梦随意揭印度的伤疤,而印度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毕竟,印度不买高价美国页岩气、转购打折俄油后,白宫立刻翻脸。
看看特朗普任期内的操作:一边对印度加征钢铁关税,一边逼迫印度放弃购买俄罗斯S-400导弹;一边在印巴冲突中“居功至伟”,一边又偷偷会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美国是把印度当成了可以随意摆弄的玩偶。
而莫迪呢?除了在网上发几张和特朗普拥抱的照片,还能做什么?
更可笑的是,印度网民还在幻想“印度已经崛起成为超级大国”。
可现实是,当特朗普随意践踏印度尊严时,印度政府连一句硬气的话都不敢说。
而特朗普口中的“印巴斡旋”,除了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投机外,本质是特朗普将国际事务异化为选举筹码的政治算计。
此前,特朗普团队多次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递送“政绩清单”,把朝鲜问题、中东和平等议题包装成个人外交功绩。
然而,在俄乌冲突调解碰壁、巴以冲突僵持不下后,他迅速盯上更易操控的印巴矛盾,夸大自身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调解作用”,炮制“特朗普式和平”假象,只为给未来选举攒足政治资本。
同时,借国际议题更易转移国内矛盾。当前,美国国内通胀、枪支管控、移民等社会矛盾正在撕裂社会共识,特朗普急需制造“外部威胁”转移视线。
因而,通过渲染印巴核危机,既可塑造“维护世界和平的强人”形象,又能借“对抗中国影响力”拉拢保守派选民。
这种将国际问题工具化的手段,与小布什借“9·11”发动战争如出一辙,尽显美国政客将地缘政治当国内政治工具的惯用套路。
不过,当特朗普炮制“五架战机”闹剧为自己贴金时,特朗普的诺贝尔和平奖梦依旧遥不可及,国内支持率仍节节下跌。
而最尴尬的可能是莫迪,当其默许“击落F-16”的虚假叙事维系民族自信时,其打造的“强大印度”形象早满是裂痕,更成为全世界的笑料。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