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疫之下,两个世界”(量子学派)。有人探寻真相,刨根问底;有人疯狂举报,强制删帖。有人缅怀李文亮,致敬吹哨人;有人抹黑吹哨人,支持信息管制。有人科学启蒙,探寻国家治理之策;有人散播阴谋论,收割智商税。有人担心严防死守引发破产、失业与经济衰退;有人正在奏响胜利的凯歌。有人抨击中国,要求向世界道歉;有人嘲笑欧美应对不力,指责美军将病毒带到武汉。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发出警告:如今的世界像极了1930年代——巨大的财富和政治鸿沟,导致国家及意识形态冲突严重,债务堆积如山,央行无力回天,社会矛盾尖锐,世界秩序面临重塑。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过去失衡国际秩序。此后,欧美民粹运动泛起,美国建制派失势,世界秩序混乱:美国制裁俄罗斯,中美贸易战爆发,英国最终脱欧,美军“斩首”伊朗将军,新冠疫情向全球扩散,欧佩克+谈崩,金融市场动荡。全球化时代,商品、资本、人才、信息、技术及病毒,在“平的世界里”快速流动。一国爆发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震动;一国爆发疫情,世界快速传播。原本居于垄断地位的各国政府,如今不得不在同一个平面里相互竞争。如美国政府减税,印度、中国等国跟进,互相争夺国际资本及人才。但由于全球化治理倒退,国家及意识形态矛盾摆在台面上直接交锋。这次疫情,正是幽灵给世界各国政府一次公平大考。考验他们的国家治理能力,看谁的行政效率更高,看谁的制度更加可靠。人心,是裁判。但人心容易陷入“幸存者偏差”。为了争取民心,相互指责对方治理不行、应对不力,出现“一次疫情两个世界”的火爆交锋场面。风月同天,人心各异。民族情绪与意识形态交织,导致对话与讨论失去基础。不过,经济学给了我们一个理性的视角,探讨大疫之下国家治理的逻辑以及如何与病毒风险共存。本文逻辑:一、还有哪些“看不见的”死亡?二、欧美国家为何“缴械投降”?三、人类该如何与新冠“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