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我的文章“为什么我不赞成太多讨论追责问题”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网友对该文大致分成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我是真正的明白人,分析客观冷静。二是即便支持我的人也感觉该文可能给人造成“不追责”的误解,因此善意提醒。三是认为该文是“主张不追责”,因此情绪上有激烈反应,批评和谩骂的都有。仅选一代表性的网友“hainayibian”意见:“反对文章的观点,追责是还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没有责任的人,必须抛弃,否则民族没有希望…”其实看到反对甚至强烈反对该文观点的网友我是非常理解和同情的。只有看我的文章和书时间较久的网友才会真正理解我的观点,该文不仅是主张追责(标题是“不赞成太多讨论追责问题”,不是主张“不追责”),而且是主张在新型传染病问题上有违法的人最高应当判处极刑。因此,我是所有讨论追责的人中对追责最严肃,并且是对追责最强烈、但又理性和科学的人之一。如果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简单谈追责的结果事实上让真有违法责任者逃避责任,或太过于从轻处罚了。该文这样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作为以测量为基础的舆论测试。我把标题设计为“不赞成太多讨论追责”,前半部分内容是从法律上谈追责最多会追成什么样,后半部分是谈我的真正观点。只有认真看完全文的读者才会透彻理解我的观点,而那些只看标题,甚至还没看清标题就作结论的就一定会产生误解。大家都知道我对科学的定义是以数学和测量为基础,我在大学读测量专业时,毕业论文课题是“强噪声环境下的信号检测”。我们目前在国内遇到严重疫情的情况下,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会存在人自身情感上的、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上“强噪声干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坚持客观认识问题,可以评判一个人理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因应这几天网络上特别热的几个舆论点。主要是近期华生教授的追责系列文章和采访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的文章《发哨子的人》。与一般因应他人文章形成对立观点不同,我事实上是相当大程度上同情、理解甚至赞同这两方面文章的。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