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即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的华诞。71年前的今天,伟大领袖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我们能够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基础。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领导集体中,许多人都是通过惊心动魄的“偷渡”,才得以突破重重阻挠,从各地来到北京参与这一盛事,并最终参与建设这个伟大的国家。今天,我就为大家讲一讲开国大典前的那些“偷渡”往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中共与英国驻华大使协商,决定在香港设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翌年,我党派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子廖承志等人筹备建立办事处,博古(秦邦宪)之弟秦邦礼也在这批人之中。彼时,秦邦礼的哥哥秦邦宪(博古)因“左”的错误于遵义会议上被解除最高领导职务刚三年,在政治上正逐步靠边站。但兄长的境遇,并未影响秦邦礼在香港的工作。当时,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筹集、转移资金、物资、人员,支援抗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办事处决定成立一家独立、合法的公司。具体的执行人便是秦邦礼。在廖、秦等人的努力下,当年的夏秋之交,联合行即正式成立,注册资金2万美金。为了保密需要,秦邦礼还化名杨琳、杨廉安,彻底变换了身份。在那个物资匮乏、民众整体受教育水平低下的年代,纪律严明、组织稳定、人员素质高的联合行迅速脱颖而出。当时联合行的经营范围包括……



已有86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