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1985年间,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接连去世,四年丧三皇,克里姆林宫的葬礼就没停过。平均年龄70岁的苏共政治局人心惶惶,感觉再也折腾不起了,准备选一个年轻人做总书记。要不然外人该说苏联无人了。当时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是戈尔巴乔夫,年仅54岁,他又是安德罗波夫生前极力提拔的干部,甚至有说法,安德罗波夫死前指定戈尔巴乔夫继位,结果被契尔年科截胡了。现在契尔年科也死了,就你上吧。戈尔巴乔夫走上苏共总书记的宝座,想起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感觉是时候了,改变这个国家吧。到底是什么愿望让他如此心心念念,非要卧薪尝胆几十年,才有实现的可能?这事要回到几十年前。1953年斯大林去世,还在莫斯科读大学的戈尔巴乔夫,人生中第一次冒出大不敬的想法:“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该怎么办?难道国家的命运必须系于一人之身?这样的国家真的好吗?”怀疑的想法一旦冒出来,便再也压不下去了,直到1961年,做为党代表参加苏共22大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找到了答案。赫鲁晓夫在报告里,再次批判了斯大林的罪行,同时告诉坐在台下的戈尔巴乔夫等代表,苏联没有快速奔向共产主义,都是斯大林作恶多端。不到30岁的戈尔巴乔夫听到报告,不禁感觉茅塞顿开,说的太特么对了。从此以后,他的心里就留下一个理念……



已有87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