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家乡摆脱贫困?还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2021年06月06日

我最近这两篇文章引发了不少争议,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看内容就开始扣帽子,说我宣扬“读书无用论”,说我用幸存者偏差否认念书的价值,竟然还有人说我看问题片面、狭隘,希望我开阔视野。看到这里,我是真的被逗乐了。我从来就没有说过读书无用论,我一直说的是不要太把学历当一回事,更不应该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这东西上面,成功的方法有很多,念书只是方法之一。在以前,念书的性价比很高,因为当时父母都不会在学习上花太多钱,孩子照样也能上大学,但现在性价比是越来越低了,所以你再把资源都压在这上面,非常不明智,你早晚会失望的。但是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他们要抨击一个我没说过的观点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很多人已经在这上面投入了巨大的沉没成本,这几乎是无法承受的代价,支撑他们的当然是念书改命的信仰,如果有人告诉他:“念书改命不靠谱,还有很多更好的改命方法”,你觉得他能受得了吗?肯定无法接受啊。前两年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内容就是讲一个来自小城市的年轻人,读了18年的书,才到上海落脚找了一份年薪7万多的工作,才能和上海的同事坐在一起喝咖啡。看了这篇文章,我非常不以为然。喝咖啡这个典故来自周立波,他说喝咖啡和吃大蒜的人永远不能坐在一起。我作为一个上海土著,我就不喝咖啡,我就喜欢吃大蒜,我觉得豆浆都比咖啡好喝,我认识的很多上海土著也不喝咖啡。周立波除了喝咖啡,他还吸毒呢,吸毒更洋气,因为美国人大多数都吸毒,你要不要学啊?文章的作者,念了18年的书,跑上海找了一份年薪才7万多的工作,我也是无语了,在上海送个外卖一年都可以赚10万啊。送外卖不需要念18年的书,那我就问你,你这个投入和产出比也太低了吧。另外,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现在……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870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