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罗荣桓追了一辈子的光!

2021年08月04日

罗荣桓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和毛泽东的革命同志关系,起源于那个火热的夏天。那年,罗荣桓18岁,毛泽东27岁。1919年夏天,出身于湖南衡山县士绅家族的罗荣桓,到长沙协均中学读书。他的年龄偏大,在协均中学鹤立鸡群,但年龄大意味着明事理,顺其自然得到中学创办者的赏识。协均中学的创办者,名叫柳直荀。柳直荀是新民学会的会员,和毛泽东、何叔衡的关系非常好,而且柳直荀的父亲柳午亭和杨昌济是同学,于是柳直荀和杨开慧属于两家世交。多年后,柳直荀和李淑一结婚,便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撮合的。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里》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这里面的“柳”,就是柳直荀。18岁的罗荣桓,成为柳直荀极其欣赏的学生,相当于在罗荣恒和毛泽东之间,连起一道微不可见的命运线。等到风云际会的时候,两人终究要走到一起。柳直荀做为革命者,经常给学生推荐革命进步书籍,讲一些革命救国的道理。罗荣桓在课余时间,也接触到进步的革命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实人”罗荣桓越来越激进,越来越对现实不满意,以至于长沙街头有什么游行活动,总有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热血沸腾的喊着口号。1919年冬天,湖南爆发驱逐张敬尧的运动。已经成为热血青年的罗荣桓,自然在声讨张敬尧的队伍里,并且参加了学界的总罢课。而发动总罢课推动“驱张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正是毛泽东。站在台上演讲的毛泽东意气风发,站在台下喊口号的罗荣桓默默无闻。罗荣桓不知道,台上的青年是他要一生追随的领袖。毛泽东也不知道,台下有个小迷弟,将是用一生时间陪他走到最后的人。因为地位悬殊,他们并没有直接交流。下次见面要到8年后了。罗荣桓做为……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878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