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去年的心脏支架降价热搜吗?2020年11月,以前动辄一两万的心脏支架,经过国家医保局的“灵魂砍价”后,直接从万元级别降到700块钱左右,苦高价支架久矣的患者,欢呼雀跃。而在最近,国家向高价医用药品耗材领域发动了第二次精准打击。我们知道,关节炎是中国人的常见病,中国接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患有这种病,病到最严重的时候,只能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因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外伤、骨肿瘤等带来的关节问题,也可以通过置换手术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做不了这种手术。2018年,中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植入率是3.5例/万人,美国人口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但在2014年已经达到11.64例/万人。原因很简单,人工关节太贵了。以常见的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为例,平均价格在3万元左右,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超过9万元。按2020年采购价计算,公立医疗机构人工髋、膝关节采购金额约200亿元,占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的10%以上。但是这一切,终于要结束了!2021年9月14日,国家医保局在天津组织开展的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拟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很多人在欢呼雀跃的同时,却不禁发出了一个疑问:既然人工关节成本没多高,为啥这么长时间都要卖这么贵?眼睁睁看着很多人做不起手术?是啊,为什么某些医药产品这么贵?2017年,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就曾把这个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天价医药,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个商业问题,不仅仅是个社会问题,更是个利益问题。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背后,其实无非就是……



已有84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