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眯眯眼”的问题,以前说过很多次了,最近又出现“眯眯眼”的舆论风波,还是有些话想说。有句鸡汤话,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比如童年的时候很穷,那么贫穷便成为刻在骨子里的烙印,一辈子都活在贫穷的阴影里。即便成年以后事业兴旺,银行卡里存了很多钱,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肆无忌惮的享受生活。原因很简单,穷怕了。比如读书时遭遇校园霸凌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出被同学欺负的阴影,此后的人生中想到那段黑暗岁月,还是忍不住浑身发抖。比如青年时期因为外貌、气质、收入等原因屡次追姑娘失败,也会留下惨痛的记忆,此后遇到特别喜欢的姑娘,也会莫名其妙的自卑,不敢主动示好。那么他只能是走上相亲的道路,和菜市场买白菜似的,选一个互相都合适的姑娘,组成一个凑合的家庭,一起过凑合的日子。童年的不幸,是一个人沉重的历史包袱,想走出来不容易。要么心大一些,假装忘记童年的不幸,当成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继续现在的生活。但这种忘记,不是真的忘记,是假装的。说不定什么时候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激活那些不堪的过去,然后陷入沉痛的思考。所以“心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那么就努力一些,在某个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中年的成就和童年的不幸有强烈反差,才能真正释怀,把童年的不幸当成屁给放了。朱元璋的童年够惨吧,遍及江淮的瘟疫战乱,让他全家人都死绝了,自己也得端着破碗要饭。按道理说,饥饿和死亡的恐惧,几乎会伴随朱元璋一辈子。但短短二十年后,朱元璋登基称帝立国大明,驾凌在天下所有人之上。这个时候,朱元璋便释怀了。他非但不掩饰自己的底层出身,还要正大光明的说……



已有83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