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周期!

2022年01月10日

雍正接手大清王朝的那一年,国库里还剩八百多万两银子。(魏源《圣武记.兵制兵饷》)八百多万两是大多数历史文章所采用的说法,这一年的数据一直有争议,比如相对严肃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康雍乾户部银库历年存银数》记载,康熙国库最高时为康熙五十三年,有银4700万两,康熙六十年,也有银3200万两,雍正接手的那一年,国库存银2300万两。康熙晚年,似乎并没有大家传说中亏空得那么厉害。但不管是800多万还是2300多万,有一点是没错的,就是雍正接手大清时,手头确实有点紧。管理雍正初年的1.2亿人口,2300万两白银实在有些不够用。造成财政数据不怎么好看的原因,是康熙在位时,忙着平三藩、收台湾、拒沙俄、征准噶尔,同时为了收买人心,康熙对手底下的官员纵容过度,容忍他们贪腐,最终积重难返。雍正知道自己爹这辈子也不省心,以前的事就算了,咱回去冲个凉,精神饱满重新出发。主政后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铁腕反腐,二是财政改革。一个做减法,一个做加法。即位不到一个月,连发11道诏书,开始铁腕治世,对贪腐官员要么革职、要么抄家,曹雪芹家就是在这次运动中破的产,长大后才一边喝粥一边吐血写完了《红楼梦》,反腐使官场贪污现象得到紧急刹车,国家损耗得到减少。财政这边主要是施行火耗归公和摊丁入亩。火耗是指官府收税时,散碎银子重新熔铸会产生损耗,五两银子进去,熔完了四两银子出来,这当中有一两就算做火耗,官府跟百姓说这不行,你们得多给一部分,但这部分没有明文规定是多少,各地官府就任意加派,有的加30%,有的加50%,最后这些钱都归了各地官员的私人口袋。雍正要求将这些火耗钱规定比例征收,各省的比例由之前的40-70%下降到10%-20%,江浙一带甚至只有5%,火耗从此也归为公有,这些钱一部分用来给官员发养廉银,一部分弥补财政亏空,一部分作为地方支出。摊丁入亩指的是以前清朝收人头税,你只要活着就得……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851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