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战争已经持续了十来天,美、俄、欧、乌的博弈还在继续,各方勇猛地出牌,但局面并不明朗,总体看更像一锅粥。这种局面背后有一个隐藏的现象让人深思,就是当今世界的大政治家很稀缺。因为这段时间在重新查阅教员的资料,不由得又想起毛泽东时代的博弈手段。遥想当年——不论是因保家卫国进入朝鲜硬刚美帝及其盟友们,还是在北方与苏联长期对峙,都是战略上通盘考虑,战术上快、准、狠地实施;即便处于弱势一方,也能通过造势的方式牵着超级大国的鼻子走。《毛泽东棋盘上的美国和苏联》当对手换成印度那种实力不如自己的角色,更是快刀斩乱麻。回想起对印反击战,在极端条件下,抓住美苏古巴核危机的一丝缝隙,打出了手术刀一样精准的反击。《毛泽东为何没把印度当战略选择?》现在乌克兰局势,各方表现得犹如新手上牌局,只知道往桌上扔筹码;这样的局看起来其实有点无趣。究其因果,还是政治家稀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大致如下:其一,冷战之后的数十年和平,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却不是催生大政治家的土壤。大政治家需要艰苦的磨砺,而持久的和平犹如温水煮青蛙。这里强调下……



已有564人赞